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葉檀:漢能高銀火燒連營 揭示香港市場的殘酷

  • 發佈時間:2015-05-22 08:59:23  來源:光明網  作者:葉檀  責任編輯:羅伯特

  漢能、高銀的大跌顯示了我國香港市場的殘酷。這樣大跌挪到內地,不知會有多少人會跳樓。內地有神創板、仙三板,還有因為合併重組預期股價大漲的公司,但沒有一家像漢能大跌一樣引起全球媒體關注。從本質上講,雖然內地的影響與日俱增,但香港仍然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市場,投資邏輯與估值與歐美接軌。

  筆者對漢能的高估值一直有質疑,這家神秘企業何故能從一家鮮為人知的小企業一躍成為太陽能巨頭?4月24日,FT中文網刊文稱,漢能薄膜發電市值為422億美元,是其最大競爭對手——在美國上市的FirstSolar的6倍,還一度超過Twitter,並且超過了中國其餘所有太陽能企業的市值總和。

  外界質疑,漢能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向其內地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銷售産品,現金流可疑,薄膜發電經營模式和股票每日交易均存在疑點。

  即便是漢能股價大跌,但《華爾街日報》依然不依不饒,其表示即便投資者對其業績有信心,漢能的估值在下跌之後依然很高,該股基於去年收益的市盈率為49倍,而FirstSolar市盈率僅為14倍。

  投資者不僅看空還有做空工具。據Markit的數據,漢能大約15%的流通股用於融券,應該是空頭所為。4月沽空平均價不到7港元,5月18日市場沽空平均價在7.29港元,20日平均價為3.91港元。如果交易順利,你高價借入一天,第二天市場突然暴跌低價買入償還,做空也能翻番。太陽能板塊也遭連累,GuggenheimSolarETF等太陽能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將不得不面臨殘酷的現實。

  另兩家香港上市公司高銀地産、高銀金融近日也接續暴跌,昨日(5月21日)午間收盤高銀金融暴跌57%,高銀地産暴跌超45%,兩股市值一上午蒸發超1000億人民幣。市場傳聞,高銀兩兄弟是漢能的鐵哥們,其中高銀金融是漢能的財務顧問。

  暴跌理由是什麼?股價太高?調查傳聞被內部證實?這些都可能成為導火索。5月21日下午,停牌中的漢能發表聲明,稱沒有貸款逾期,沒對賭,沒有任何減持套現行為。但現實是殘酷的,公司股票在短時間內被打壓急跌,沽盤主要來自中信證券、UBS(瑞銀集團)、高盛、招商證券等,大致價格是7港元。

  匯業證券岑智勇表示,高銀地産昨日主要沽盤來自CSFB(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及高盛。無獨有偶,高銀金融今天的主要沽家之一亦是CSFB。CSFB及高盛於今早分別交易了高銀地産471次及372次,似密集出貨。同時,CSFB也對高銀金融進行了155次交易。很有可能,漢能的下跌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

  我們可以説是陰謀論,因為賣家同時也是大買家。在過去約2個月間,高銀地産的最大買家是CSFB,錄得1.72億元的資金凈流入;CSFB也是高銀金融的最大買家,錄得2.57億元的資金凈流入。就像新加坡中航油期貨一樣,融資給你的時候非常大方,但一旦找到機會沽空,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不過,也有可能是程式交易放大了沽空效應,一旦下跌就需要嚴格止損,造成火燒連營效應。

  就像指責漢能操縱股價需要證據一樣,指責做空者製造陰謀同樣需要證據。但這在一個不設漲跌限制、各種做多做空手段輪番上陣、大股東控股、小股東分湯的市場,實在讓人難以想像。

  有意思的是,5月20日漢能的買盤主要來自內地港股通資金,價格近4.95港元,這些後知後覺的資金還在追高。內地投資者到國際市場上,如羊入狼群,讓人捏了把汗。可以想像,政府不可能真正允許(A股)沽空,內地市場大規模融券在目前幾乎不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