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港股“高銀係”再現暴跌

  • 發佈時間:2015-05-22 01:43: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枕河

  繼英利、漢能之後,海外中資企業連續第三日出現暴跌個股。

  在20日股價創出新高之後,高銀地産(00283.HK)21日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開盤兩小時內最高跌幅就高達六成,最終收跌40.91%至14.36港元。同屬“高銀係”的高銀金融(00530.HK)也與其類似,最高跌幅一度超過六成,最終收跌43.34%至17.48港元。

  這是繼20日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股價暴跌近一半之後,港股個股再現暴跌。值得關注的是,上述三隻股票都是此前的明星股,穩居於漲幅榜前列。有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如果目前持有部分港股中此前暴漲的股票,應考慮做好風險控制。如果類似事件繼續發生,資金有可能回流藍籌股,甚至影響內地資金進入香港市場的意願。

  漢能跌勢傳染高銀係

  在此次暴跌前,高銀金融和高銀地産股價今年飆漲逾300%,成為恒生綜合指數中漲幅最大的成份股。對於其股價暴跌,市場有多種猜測和解讀。首先,有觀點認為,其股價暴跌是受到了前一日漢能薄膜發電的拖累。漢能薄膜發電今年2月與母公司訂立總供應協議,屬於關聯交易,其財務顧問正是高銀金融。

  其次,即使二者沒有直接關聯,也可能存在“傳染”。Liquid資本市場集團首席衍生品交易員Nick Cheng表示,連續兩日熱門股紛紛腰斬明顯屬於傳染效應。投資者目前急於獲利回吐,突然間每個人都在平倉。這種震蕩甚至將損害投資者對港股整體的信心,特別是一些此前飆漲的熱門股。

  第三,還有觀點認為,此次很有可能仍是外資機構獲利沽貨。匯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岑智勇認為,高銀地産今天的主要沽盤來自瑞信集團及高盛集團,並且有別於漢能的急跌,二者在21日上午分別交易了多次高銀二股,這並不像是斬倉,反而似是一步一步出貨。若將時間軸拉得更長來看,在過去約2個月間,高銀地産的最大買家為瑞信,後者對其出現1.72億港元的資金凈流入;瑞信也是高銀金融同期的最大買家,對其出現2.57億港元的資金凈流入。從盤面看,高銀地産及高銀金融的股價分別於今年3月開始飆漲,因此瑞信等機構若在21日拋售,不難獲利。

  擔憂情緒或蔓延

  分析人士指出,港股前期熱門股票出現如此大的劇烈波動,或導致擔憂情緒在港股市場蔓延。漢能薄膜和高銀金融今年3月份雙雙加入富時亞洲(除日本)大盤股指數,明晟公司還計劃在本月底時將高銀地産納入其MSCI中國指數。

  公開資料顯示,高銀地産,前稱松日通訊控股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物業發展及投資、經營酒店、馬球會等。高銀金融,前稱廣益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四大範疇:酒品、保險理財、房地産及金融投資。高銀地産與高銀金融均是高銀集團的子公司,高銀集團主席潘蘇通是2015年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第27名,身家61億美元。

  潘蘇通涉及生意領域非常廣泛,其1993年創辦公司松日集團,最初專門生産家電。後於2002年收購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並將之易名為松日通訊控股有限公司。自此松日致力拓展數位電子消費産品,包括MP3播放機、USB抽取式磁片及液晶體顯示屏電視機等。2007年開始涉足地産,目前物業項目遍及香港、深圳、廣州、天津和韶關等地。2009年集團進軍保險理財服務,以高銀金融旗下全資附屬公司營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高銀金融和高銀地産此前的股價飆升令潘蘇通的財富增加了204億美元,成為彭博億萬富豪指數中今年財富增值最快的富豪。另據香港證監會數據,截至3月4日,潘蘇通與另外19位股東合計持有高銀金融98.6%股份,香港證監會此前曾警告投資者應對該股保持謹慎。

  對於各種股價暴跌原因猜測以及相關報道,高銀地産及高銀金融當日發佈聯合聲明指出,第一,高銀集團之董事會確認並不知悉導致價格及成交量波動的任何原因。第二,高銀集團的業務和營運一切運作如常。高銀集團財務穩健,資金和財務狀況正常。第三,集團主席潘蘇通對於兩家上市公司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所有管理層將一如以往地為公司提升價值,以為股東創造回報為目標。

  新華社圖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