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好重慶小面 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 發佈時間:2015-05-22 05:37:48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沒那麼簡單,就能找到,煮得好的面……感覺快樂就忙東忙西,感覺累了就……”路明輕輕哼著自己改編的黃小琥的歌。學習3天了,他感覺才剛剛摸到重慶小面的門道。

  在觀音橋紅鼎國際33樓的一間培訓室,幾個師兄弟圍坐在一起。幾天來,他們一起上PPT培訓課程,一起到農貿市場選購食材,一起上灶臺操作。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學煮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

  重慶晨報深度報道記者 肖慶華 報道

  5月20日,重慶晨報記者跟他們一起學做小面,一整天學習下來,只觸及到重慶小面的皮毛。

  培訓教材就有22頁

  每天上午9點半,理論培訓開始前,培訓師傅田雄在會議室門口點名。田雄做了十多年的餐飲,曾在萬州學習製作小面,研製了用中草藥製作底料。目前他是這家餐飲企業的培訓師。

  會議室內,四川華鎣的陳正偉夫婦、萬州的陳進、河南的路明等6名學員端坐著。

  陳正偉在華鎣開有一家麵館,以前生意不錯。去年附近新開了一家麵館,他的顧客少了一半。他不服氣,來重慶學藝,擔心自己學不好,他把妻子甘小寧也叫來了。

  田雄為他們上的第一節課是《廚具設備的認識和選購》,“會煮一碗麵,不代表會開麵館。”

  田雄打開培訓課件PPT,通過投影儀將內容投放在墻上。從灶臺、灶、水槽、高壓鍋、煮麵桶、湯桶,一直講到了擂缽、端盤,甚至A5料的密胺倣瓷碗。粗略統計了一下,需要準備的設備共計26種,缺一不可。

  “舂辣椒用的擂缽,北方一般買不到,可以在重慶買好後快遞回去。”一些比較特殊的設備,除了介紹功能外,田雄還會介紹購買的地點。

  跟學員們一樣,記者也領到了一本22頁的小面培訓教材,教材匯集了田師傅多年廚師生涯的心血。

  打作料順序有講究

  第一節課講完後,學員們在一起互相交流。

  萬州小夥陳進既是學員,也是田師傅的助理。他已經學了1個月了,等哥哥在長春找好門面,就趕過去開麵館。“覺得自己還學得不夠紮實。”兩年前陳進從長春理工大畢業,感覺長春的面不好吃,決心去那裏開一家重慶小麵館。

  第二節課講作料的準備和製作,學員們不敢怠慢,拿出本子記筆記,有人甚至準備了錄音筆。

  “教材是按照打作料的順序編排的,比如最先打的是雞精,然後是味精、姜水、蒜水……”田師傅多次強調。

  為什麼一定要嚴格按照這樣一個順序來打作料呢?田師傅有自己的經驗:“以糖和醋為例,糖在先,醋在後。我反覆試驗過多次,順序不一樣,味道有細微差別。”

  講到姜水和蒜水時,田師傅特別強調,一定要用隔夜的涼開水。田師傅解釋説,熱水和溫水都會對食材造成破壞,特別是蒜遇熱水後一小時就會變綠。“隔夜的涼開水,口感最好。生水千萬要不得。”

  田師傅説,小面紅油的必備作料有15種,清湯作料有13種。

  原料摻不得半點假

  臨近中午,理論培訓告一段落。學員們要跟著田師傅去附近的農貿市場挑選食材。

  田師傅指著其中一袋辣椒説:“這是燈籠椒,貴州産的,現在的批發價是20元/斤。主要用在紅油裏面。”

  田師傅拿起一個,放在燈泡前。“你們看,要選這種看起有血絲狀的。天鷹椒和二金條也是同樣的選法。”當天二金條和天鷹椒的批發價分別是16元/斤和9元/斤。路明拿筆記了下來。

  選完作料接著選主材。“牛肉麵的主料要選牛腩。”田師傅帶著學員來到一家牛肉攤點前,“牛腩要選肉質幹的。”

  豬肉挑的是三線肉。田師傅説,三線肉做炸醬,最適合。

  “我們的培訓中心有一個中央廚房,每天會熬製牛肉、炸醬,送到江北五里店和南坪西路的兩家實體店。22斤牛肉可以配100碗麵。”田師傅説,原材料的選擇上,點都不能摻假。

  選香料也是“煎熬”

  在那份22頁的教材中,紅燒牛肉的製作過程被分成了7個步驟。

  回到廚房,20斤牛肉被切成大塊洗凈,放入熱水鍋中。學員們各自在數十種中草藥和香料中,嚴格按照標準挑選3種,用來給牛肉去腥。配方中的陳皮4克,讓人犯難。田師傅説,這個真得靠經驗。

  去腥撈出血泡後的牛肉被切成小塊,與燒至六成熟的豆油、豬油、雞油混合翻炒。然後開始準備19味香料,香草1根、桂皮4克、白芷1片、八角3個、茴香30顆……

  挑選香料也是一種“煎熬”,如果不一一標注名稱,真不知道如何下手。為了熟悉這些香料,陳進花了兩天時間。“沒有基礎的學員,會在這裡擱淺很久。”

  炒制後的香料,散發出獨特的香味。田師傅往炒鍋里加了小半勺料酒和老抽,翻炒3分鐘後放入高湯。牛肉很快與這些高湯和香料混合在一起,經歷大火上汽和小火慢燉。

  2個小時後,牛肉終於燒制好了。

  學員們一遍遍翻看教材,又一遍遍挑選香料。前面一週時間,都得反覆學習。

  打作料打得手發軟

  整個下午都是動手操作的過程。其中練習得最多的,是給小面打作料。

  製作好的姜水、蒜水、芽菜、紅油、花椒粉等作料,被裝進了大小不同的容器中,擺放在灶臺上。共計20多種,滿滿的2排。

  “作料的擺放也是有講究的。”田師傅要求按照打作料的順序,從右到左依次擺放。勺子的大小也有講究,打雞精和味精的要用最小號。

  記者拿起一個碗,口徑在20釐米左右,標準的2兩面碗。第一次打作料,還是有些緊張。

  田師傅先示範了一次,每打一種作料,他都會告知分量。比如雞精半勺,味精小半勺。但輪到自己操作的時候,還是鬧了笑話。

  “雞精半勺,紅油半勺,胡椒粉?”記者突然忘記了胡椒粉該打多少,轉過頭來問田師傅,所有人都笑了。

  這樣枯燥地練習了一下午,終於能夠較為熟練而且不出差錯地打作料了,但手臂已經酸得快抬不起了。

  “畢業彙報”是現場煮一碗麵條。這邊作料剛打好,那邊鍋裏水已經開了。右手把水面抓散,放到左手上,剛剛一手掌的面就是二兩。面下鍋後,在熱水中翻滾。

  趁機燙藤菜,1十幾秒藤菜就熟了,用長筷子夾到碗裏。2分鐘後,用大漏瓢將麵條撈起,輕輕順進碗裏,不能讓作料濺到碗壁上。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就算煮好了。

  田師傅嘗了一下,口頭表揚一番。但記者心裏清楚,這一天的體驗,只摸到小面的皮毛。

  記者手記>

  小面的學問不可小覷

  原以為輕鬆加愉快的小面學習過程,卻以雙手酸軟告一段落。

  田師傅説,各種俏頭、油辣子的製作,都是不可或缺的。打作料和煮麵的過程,還需要不斷強化培訓,練出效率才具備開店的條件。學員就算前期培訓過關,也需要去實體店練效率。還有一段漫長的學習過程。

  位於西南醫院高灘岩附近的黃小面只開半天時間,老闆黃方東卻以一年教一個徒弟的慢效率,開展小面培訓。“只有用心學用心做的人,我才肯教。還有一點,誰要是砸了重慶小面的招牌,我第一個不答應。”這就是重慶小面人的脾氣。

  一碗重慶小面,包含幾十種調料,也包含了重慶人的情懷。真不可小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