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投B類基金,在杠桿中享受牛市

  • 發佈時間:2015-05-22 03:35:1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觸動了多少人的內心。

  杭州私募張波以前和其他投資者一樣,每天困守在電腦和K線圖旁。如今他成了一個經常要出去看看的人。見到張波時,他剛從古城西安回杭州。“趨勢看好了,就可以放心出去走走。”

  説起投資,他告訴記者,他的方法其實一點也不複雜:先判斷準市場趨勢,接著找即將要起風的行業,標的選擇上首選該行業的B類分級基金,如沒有行業杠桿基金,就挑選行業的龍頭。

  判斷風要起了

  行業杠桿基金是首選

  “説來很多投資者可能不相信,我推出陽光私募産品,就是為這輪牛市而來。”張波告訴記者。公司名稱“時鳴資産”即有“擇時而鳴”之意。“我早在2010年就預測到這波歷史性牛市的起點在2014年上半年。”張波表示,他的第一個産品在去年3月份成立,目前張波旗下運作的陽光私募産品共有五隻,第六隻正在募集之中。記者在股民社區類網站“都比鄰”上,看到了張波自2011年以來的市場分析記錄,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去看看這位帥哥私募是否在“吹泡泡”。

  一般的陽光私募公司都有交易員(操盤手)、投資總監、研究人員和財務人員等。而在時鳴資産的辦公室中,令記者好奇的是包括董事長張波在內,公司員工一共僅4人。這是記者見到過最為“迷你”的陽光私募公司了。張波告訴記者,這與他們的投資模式有關。“上市公司研究不是我們的重點,市場趨勢和行業才是我們最關心的。”

  把時鐘撥回到去年7月。“當時,我們判斷行情要起來,牛市要買券商股,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張波表示,他們重點配置了證券B(150172),銀華銳進等指數類杠桿基金也配置了一些。”另一個重點佈局的方向則是航運板塊。由於航運作業沒有B類分級基金,他們就買了四大航運股:招商輪船(重配)、中國遠洋中海集運中遠航運。之所以會選擇當時看來行業極為低迷的航運板塊,張波表示,當時他們發現波羅的海海運指數跌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水準,“一個東西的價格跌到了幾十年前的水準,那一定是超跌了。你看原油去年暴跌,價格也沒跌到上世紀80年代的水準。”

  除券商股和航運板塊之外,去年下半年以來表現最牛的板塊還有軍工和高鐵,但時鳴資産沒有參與到這兩大板塊。“軍工和高鐵這兩個板塊的行情主要是政策行情,沒法提前預判到。”張波表示,他們只做自己看得清楚、能把握住的機會。今年以來,他們的投資重心則轉向了以創業板B和中小板B為主。

  杠桿基金投資的思路很簡單,也很省心。不要擔心公司基本面變壞,或者出現“黑天鵝”事件。“把握行業比單個公司簡單,而且B類分級基金還帶有杠桿。”

  “無論投資指數杠桿基金,還是行業杠桿基金,産品的收益率應該要比指數漲幅高不少吧?”面對記者的提問,張波透露了他們在倉位控制上的紀律。“陽光私募經常出現曇花一現 ,我們要做長跑健將。”張波告訴記者,即便知道市場走牛,行業要站上風口,他們也堅決不過度投資,“敬畏市場,一定要學會控制倉位。”

  也正是有了風控紀律,他們的幾個産品中,最大回撤約為5.8%,遠小于指數的調整幅度。而且每個産品開始運作後,凈值沒有一天虧損過(低於1元)。張波透露,倉位具體控制上,他們的做法是提前佈局三成倉位,等有利潤了、在上升趨勢形成後逐步加倉。

  酷愛歷史

  找到股市的“達芬奇密碼”

  張波在2007年4月入市,經歷過上輪牛市的瘋狂和熊市的洗禮,也因此迷上了投資。

  “2007年4月24日,我開戶入市。從此,一頭扎進了股市時空研究的浩瀚海洋。”坐在記者面前的這位帥哥私募有點神似劉德華,他告訴記者,自己特別迷戀歷史,對時空自己有番研究。也正是通過對股市歷史的研究,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中信出版社曾經邀請我寫一本投資方面的書,粉絲中也有不少人要來拜師學習。”張波在一些小眾的網路論壇上堅持寫分析文章,受到了上萬粉絲的追捧,粉絲親切稱其為“波大”、“波哥”。“我第一個産品的資金全部來自這些粉絲。”談起以往的這段經歷,張波很是自豪。

  “説出來大家又要不相信了,儘管有了交易系統,但8年來沒有看過一本證券投資的理論書籍。”張波表示,前些年老婆給自己買了許多證券投資類的理論書籍,如江恩理論、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等,但他這些書基本沒看,經常捧在手上的卻是各類歷史類書籍。因為對歷史特別有興趣,張波也經常要去一些有悠久歷史的古城走走,年初市場調整期間,他還去了一趟泰國。

  “站在這些歷史感強的地方,不時還可以來個‘穿越’。”張波表示,“其實股市同樣也是一部歷史。從過去到未來,不需要傳播載體,過去本身就包含了未來的‘達芬奇密碼’。”他對比研究A股和美股的歷史,發現了時間在股市上表現出了一種規律。也是基於此,他提前預判去年上半年會是一波大牛市的起點。

  “A股和美股遵循同一個時間螺旋,但並非完全的複製關係,所以無法完全一一對應。”張波表示,A股目前這波牛市,類似1994年到1999年的美國網際網路牛市泡沫,5年時間,道瓊斯漲了約3倍,納斯達克漲了約8倍。“不同的是,A股市場上的每一次大牛市,都是負有使命或任務而來。”張波總結道,一般來説A股的牛市都承載有兩個任務,一是企業融資,二是接納社會上的流動性。上輪大牛市從998點到6124點,是上百頭“大象”上市融資,如工行、建行、中國人壽中國石油等。這一次大牛市,融資的對象在數量上多了幾十倍,變成了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