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底線不動搖
- 發佈時間:2015-05-21 08:29:29 來源:貴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銅仁市碧江區在招商引資淘汰落後産能、促進企業技改升級上嚴把關,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為建設美麗碧江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
棉紡企業不見粉塵
走進銅仁(福建)天翔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的一紡車間,便被裏面“隆隆”的機器聲吸引。只見生産車間內,一台“JWF1009”系列自動往復抓棉機來回緩緩地運作,作著開清棉工序的第一道工序。循著車間走進去,一台臺棉紗機正高速運轉著,數十名工人忙碌在生産線上。與傳統的棉紡廠大不相同,這裡的生産車間幾乎不見粉塵、棉絮漫天飛。
為什麼明明從事的是傳統棉紡業,它卻在技術和環境污染處理上大有突破,甚至顛覆,這裡面有什麼秘訣?廠長徐華橋熱心介紹:以往傳統的棉紡廠,空氣中大多有較高的含塵量、含鉛量,當時企業決定來銅仁發展時,就在如何減少污染,甚至杜絕污染上作了充分考慮,並採取了一定的措施。
“之所以我們企業在環保工作上成效較明顯,源於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們採用了國內外一流的設備,本身這種設備,有很高的清潔效果;第二,我們採用了精亞式除塵系統,在精亞式除塵系統裏面又選用了國內一流的蜂窩式陳塵機組,確保空氣中的含塵量在每升0.3毫克以下,完全能夠滿足清潔空氣的要求。”徐華橋説道。
銅仁(福建)天翔紡織實業有限公司位於碧江區經濟開發區內,是碧江區重點招商引資企業。
斷腕淘汰落後産能
如果説為實力企業做好招商入駐服務,是為了“築巢引鳳,”那麼對當地落後産能企業的及時淘汰,把好企業關,則可以説是該區在引導企業不斷適應市場優勝劣汰競爭法則。
位於碧江區石家坪的銅仁銀湖化工有限公司水泥廠,正是碧江區淘汰落後産能企業,把好關的一個示範。跟隨碧江區工業和商務局工作人員的腳步,我們來到廠房拆除現場。只見工地上,幾個工人正在忙碌勞作,不時迸出幾束電焊火花。環顧四週,馬達、機器外殼等散落一地。
大硐喇監獄副監獄長、銅仁銀湖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茂章介紹,水泥廠是大硐喇監獄下屬的一家企業,1987年開始投入生産,産能總共有20萬噸。按照工信部的要求,結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省政府對淘汰落後産能工作的部署,該企業設備屬淘汰範圍,因此水泥廠于2014年9月30日已全面停産,主體控制設備在同年12月31日全部拆除。
“廠房拆除後,場地主要用於物流倉儲基地,進一步盤活國有資産,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實現職工再就業。”田茂章説道。
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項目不開工
銅仁市武陵冶化廠由當地政府2003年招商引資進來,主要從事電解錳生産,因渣庫問題和設施設備淘汰而進行異地改擴建。工程于2012年底開始動工,2014年底基本建成,目前等待園區公共渣庫驗收投用後正式投産。
走進正忙碌施工的車間現場,公司總經理鄧德義熱情地介紹,企業通過技改後,設備設施極大改善。單就污染這塊,就有以前無法比擬的優越性。現在採用的是無鉻鈍化技術,該技術是由武陵冶化廠和武漢地質大學共同研發,環保部、科技部還為這個無鉻鈍化技術專門設立專項,企業還取得了發明專利。目前全國共有20余家企業利用這項技術,産品品質得到客戶的認同。鄧德義樂呵呵地笑道:“你可不要小看這項技術,它可是能從源頭上杜絕鉻這種重金屬對水質的污染。”另一方面,武陵冶化廠採用了高壓隔膜壓濾機和烘乾剝離一體化等自動化、智慧化的設施設備,既減少了污染,又減少了勞動力,同時減少了企業用水,實現水迴圈利用。
武陵冶化廠生産1噸電解錳用水可以控制在兩噸以內,並可以實現水的迴圈利用,進而達到零排放,減少了水體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廢渣烘乾率大大提高,也降低了成本。再借助園區高標準建設、引進國外進口的防滲膜材料的公共渣庫,能夠實現一百年不風化、不腐爛,徹底杜絕了以往渣庫水對地下水源的污染和破壞。
待驗收投用的園區公共渣庫,是碧江經濟開發區緯源公司首次為園區企業配套引進的國外最為先進的渣庫設備,渣庫庫容260萬立方米,屆時將對當地深菱錳業、陽光錳業和貴州省銅仁市武陵冶化廠的錳渣的排放,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
“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碧江區政府和部門通過採取目標考核、節能減排和以獎代補等措施,來促使了節能減排工作的政策落實到位。2013年和2014年這兩年,先後淘汰了落後産能企業9戶,涉及電解錳、鐵合金、水泥等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共32.4萬噸,獲得國家獎勵資金1061萬元。通過淘汰落後産能和企業技改升級,單位能耗分別降低2.8%、5%和2.6%。2014年碧江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達到310天以上,優良率達到95.9%,集中式引用水源達標率達到100%。(通訊員 龍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