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加快推進“七大百億級”特色産業鏈建設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32:1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鄧俐)“我們擁有亞洲最大的晚熟柑橘優勢産區,三峽水庫天然生態漁場資源得天獨厚,草食牲畜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巴渝‘特早茶’聞名全國,青菜頭面積佔全國一半,中藥材黃連産量佔全球的60%,還有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基地。”5月20日,重慶市副市長劉強在全市農業特色産業鏈建設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上強調,立足現實基礎和發展潛力,要突出抓好柑橘、生態漁業、草食牲畜、茶葉、榨菜、中藥材、調味品等“七大百億級”特色産業鏈建設,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現代特色效益農業。

  會議決定,緊緊圍繞“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按照“政策引導、市場主導、農民主體”的原則,堅持“鏈式開發、生態優質、持續發展”,從規劃佈局上入手、産銷融合上著力、科技資訊上突破、基礎配套上跟進,不斷提升産業的市場化、組織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水準,打造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特色産業鏈。力爭到2020年,七大産業鏈綜合産值達到1300億元。其中榨菜拓展“鮮銷”“加工”兩條渠道,綜合産值120億元;柑橘打造“晚熟”“橙汁”兩大品牌,綜合産值350億元;草食牲畜構建“進口育牛”“種草養牛”兩個迴圈,綜合産值230億元;生態漁業挖掘“庫、塘、田”三大潛力,綜合産值210億元;中藥材突出秦巴、武陵“兩山開發”,綜合産值190億元;茶葉強化“整合提升”“做強品牌”兩個重點,綜合産值100億元;調味品重抓辣椒、花椒兩大産業,綜合産值100億元。

  會議部署,一抓科技,以構建現代農業特色産業技術體系為目標,支撐産業鏈建設。重點支援良種選育、高效栽培、科學飼養、病害防控、儲藏保鮮、精深加工和市場行銷等關鍵環節,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轉化;推動“政企院校”農業科技協同創新,逐個産業地推進“産學研推”一體化。今年先期啟動晚熟柑橘、生態漁業、榨菜、山羊等4個産業技術體系建設。二抓基地,按照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總體規劃,佈局建設核心産業帶(區)。集中建設一批標準化生産基地和養殖場、建設現代農業特色産業園區,每年特色效益農業專項資金安排不低於20%的比例向園區傾斜,帶動區域特色産業發展。三抓龍頭,重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每個特色産業鏈有骨幹龍頭企業引領、有一批中小企業帶動,促進産業鏈集團化、集群化。四抓銷售,推進産銷結合、供需聯動。加快建設農業“雲”數據中心,加強資訊服務和指導,推進行銷資訊化;引導“農企寶”“特産寶”“奇易網”“巴渝·醉美鄉村”等電商平臺創新行銷模式,大力發展特色農産品電子商務;推進産品品牌化,推進行銷專業化。五抓監管,完善市、區縣、鄉鎮三級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加強源頭管理,強化實時監控和及時處置,為建成安全、優質、高效的特色産業鏈保駕護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