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面對“6速”,上海為啥不用慌

  • 發佈時間:2015-05-21 04:29:27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版圖文統籌 徐蒙 本報記者 徐蒙 本版製圖 鈺珹

  一季度上海GDP回落至“6速時代”,初看這個速度,不免對當前經濟運作情況疑慮。然而,如今判斷一座城市經濟冷還是熱,僅從總體數字看,很難得出準確結論。其實,上海在産業結構深度調整,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正在不斷累積。

  今年以來,每一個經濟數據出爐,都引起比過去更多的關注。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上海比全國更早進入新常態,從各大領域統計數字看,壓力和困難不容忽視。

  一季度上海 GDP 回落至“6速時代”,初看這個速度,不免對當前經濟運作情況疑慮。然而,如今判斷一座城市經濟冷還是熱,僅從總體數字看,很難得出準確結論。其實,上海在産業結構深度調整,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正在不斷累積。

  今年以來,上海的就業情況和新增企業數量成為令人矚目的亮點。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如今判斷經濟運作是否合理,單純看GDP不夠,必須要參考就業等數據。就業穩定,且推動就業增長的新動力不斷顯現,成為當前上海經濟運作的“重要注腳”。這説明在“6速”時代,上海不需要慌張。

  城鎮登記失業人數

  同比趨減

  截至今年3月末,上海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3.74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0.76萬人。一季度申城GDP增速雖然放緩,但就業崗位卻增加17.57萬個。

  來自工商部門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各類市場主體共173.06萬戶,同比增長15.5%。短短3個月內,全市新設各類市場主體多達6.33萬戶,同比增長23.5%,其中新設企業5.32萬戶,同比增長近三成。

  和過去上海就業增長主要依靠大型國企、外企等成熟企業和單位招聘不同,今年創業型的新企業成為拉動本市就業增長的強勁動力。上述新設的5.32萬戶企業中,第三産業企業佔到了92.4%。其中,創業者熱衷的金融、資訊等現代服務業表現尤為搶眼:一季度,新設金融企業的註冊資本同比增加了3.3倍,而科研和技術服務業、資訊傳輸和軟體資訊服務業同比分別增加了3.2倍和2.1倍。

  更多外省市投資的企業正在為上海的就業環境添磚加瓦。今年前三個月,本市新設含外省市投資的企業3.81萬戶,同比增加30.6%,涉及註冊資本2437.45億元,同比增加84%,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研和技術服務業是這些企業投資的主要領域,恰恰也是勞動力需求量大、最能帶動就業的行業。

  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的17.57萬個就業崗位中,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非農就業3.05萬個,快速增長的農村非農就業,成為上海就業領域補足短板、穩定形勢的有力支撐。今年,上海出臺並實施促進滬郊農民就業的所有政策,著力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據有關方面分析,實施促進滬郊農民就業的所有政策,本市將有近90萬農村戶籍勞動力因此受惠,其中包括約60萬離土農民。

  消費需求支撐增長潛力

  消費需求充足,意味著城市經濟運作具有內生動力。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受到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而消費領域活躍,表明上海經濟增長潛力仍然強勁。這,也是“6速”上海不需要慌張的重要理由。

  據抽樣調查,一季度上海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3435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2%。“哪怕一個人的職業就是開個網店,他能養活自己,在創造財富,這也是經濟運作中的積極因素。”分析人士指出,多樣化的就業渠道和收入方式,使得上海GDP增速放緩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加上資本市場火熱,給上海消費領域的活躍打下基礎。

  今年一季度,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其中,上海的網上商品零售迎來“爆髮式”增長,網上零售額231.64億元,同比增長43.1%,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8%,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足足快了35.3個百分點。和全國的網上商品零售相比,上海增速去年還慢于全國,今年一季度則迎頭趕上,比全國快了約2個百分點。

  傳統銷售業態也在加速分化。一季度,上海大型超市、百貨分別實現零售額134.17億元和166.4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7.5%和2.7%;專業店和專賣店分別實現零售額251.18億元和444.23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9%和9.4%。

  金融市場反哺實體經濟

  “6速”中,工業領域速度下滑是上海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工業領域增加值、企業利潤和收入、固定資産投資等,都有不同程度下滑。面對結構調整帶來的挑戰與陣痛,上海需要重視,但不需要太過焦慮。

  今年以來,工業、商貿業在上海GDP中佔比下降,但金融業比重大幅提升。一季度上海金融業增加值967.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7%,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7%,金融業成為了當前拉動上海GDP增長的主要動力。

  上海金融繁榮,並非是脫離實體經濟的“單人加速跑”。今年一季度,一季度上海金融市場直接融資額1.7萬億元,同比增長57.4%,其中,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上海證券市場籌資5064億元,同比增長327.4%。加速釋放的“融資效應”,成為上海金融市場帶動實體經濟發展的紐帶。

  上海金融之熱,也並非只有股市“一枝獨秀”。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自貿區銀行和金融機構中已開立了超過1.2萬個自由貿易賬戶; 完成跨境人民幣境外借款200多億元; 累計有上百家區內企業發生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資金池收支總額1000多億元。今年4月22日,央行上海總部正式宣佈啟動上海自貿區FT賬戶外幣功能,將為企業提供賬戶內本外幣資金兌換便利,降低融資成本和匯兌成本,更好地管理匯率風險。

  在全市不少區域工業投資遇冷之際,以金融、貿易等服務業為特色的上海自貿區,卻在一季度迎來工業投資的高峰。來自浦東新區發改委的調研報告顯示,一季度,上海自貿區固定資産投資1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8%,分行業看,工業投資17億元,增長9.7%,佔浦東新區工業投資的40.9%,高於浦東新區工業投資增幅29.9個百分點。

  轉型帶來的是産業結構的更加優化。上海的生産性服務業,已然走在全國前列。今年一季度,本市生産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完成營業收入4556億元,增長17%,在全市GDP中的比重接近4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