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01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擴容送東風

  • 發佈時間:2015-05-20 15:31: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湯莉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湯莉報道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自2005年啟動,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一度停滯,再到2011年重啟和2013年試點擴大,十年間經歷了不少起伏。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並新增5000億元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規模。而此前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管理已開始實行註冊發行制,市場發展迎來新機遇。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未來,央行將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做好風險防範,不斷擴大試點規模,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

  開展試點十年來,適合我國國情的信貸資産證券化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相應市場體系初步形成。截至2015年4月末,金融機構共發行112單信貸資産支援證券,累計近4500億元,餘額近3000億元。“這個市場的潛力非常大。”潘功勝用數據説話,從貸款市場結構來分析,我國現有貸款餘額近93萬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近88萬億元,信貸資産證券化餘額是3000億元,約佔整個貸款市場餘額的0.3%;從債權市場來看,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債券市場餘額為37萬億元,其中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和公司類信用債各佔三分之一左右,3000億元的信貸資産證券化規模不足整個債券市場餘額的1%;從國際市場來看,截至2014年年底,美國的資産證券化餘額是10萬億美元,我國3000億元的規模相當於美國資産證券化市場餘額的0.5%。這都預示著中國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的未來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進一步推動信貸資産證券化市場的發展,對於深化金融改革、盤活存量資金、促進資本市場的建設,對於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援均具有積極的意義。

  從宏觀層面來説,金融機構把現有的存量貸款證券化之後打包出售給市場的投資者,可以有效盤活存量信貸資金。這些騰出來的信貸資源可更好地投入到水利、中西部鐵路建設、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中一些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另外,從金融市場發展來説,資産證券化向市場提供了一種新的投資品種,有利於推動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以及推動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從微觀層面來説,商業銀行通過證券化業務可以動態調整其資産組合結構,推動經營的轉型,減少對資本的佔用,能夠更好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但對中國未來資産證券化發展充滿信心的同時,潘功勝提醒,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還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斷完善。下一步,央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按照真實出售、破産隔離,統一標準、資訊共用、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以及不搞“再證券化”等原則,完善市場運作機制,充分發揮資訊披露、信用評級等市場化約束作用,提高産品標準化、規範化水準,不斷擴大試點規模,並充分吸取此輪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以及各主要經濟體在金融監管改革領域的經驗,進一步完善風險自留制度,加強投資者培育,做好風險防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