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七省區市共治六大污染

  • 發佈時間:2015-05-20 07:38: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徐飛鵬 王皓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是全面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在昨天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會上,京、津、冀、晉、內蒙古、魯、豫七省區市明確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將聯手在機動車污染、煤炭消費、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化解過剩産能、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港口及船舶污染六大重點領域共同治污。

  京津冀及周邊共治六大污染

  1、區域機動車污染共治

  京津冀基本淘汰黃標車

  2.嚴控區域煤炭消費總量

  京津冀魯到2017年減煤8300萬噸

  3.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

  北京秸稈綜合利用率力爭100%

  4.化解過剩産能

  不審批産能過剩行業新增産能項目

  5.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環保部加快出臺排放標準

  6.港口及船舶污染治理

  天津牽頭建立污染清單

  共治機動車污染

  京津冀基本淘汰黃標車

  在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方面,到2015年底,京津冀區域內基本淘汰黃標車,其中北京市已全部淘汰黃標車;山西、內蒙古和山東淘汰2005年底前註冊運營的黃標車。

  在油品品質和新車標準升級方面, 2015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統一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天津年內執行新車國五標準,河北、山東儘快執行新車國五標準。北京等大城市強化重型柴油車治理。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力爭到2015年底,實現京津冀地區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2萬輛;推進配套設施建設,充換電站總數達到112座,充電樁總數達19600個。

  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優化城市功能和佈局規劃,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推進北京大七環高速公路建設;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和每人平均公共交通設施擁有水準。

  此外,六省區市還將建立並逐步完善機動車排放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發佈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協同工作方案》,加強區域機動車污染防治資訊和環保異地違法資訊共用,利用京津冀地區國家權威的機動車排放實驗室,開展新車一致性和在用車符合性抽查,嚴厲打擊制售環保不達標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行為。

  煤炭消費總量

  兩年後4省市減8300萬噸

  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將按照到2017年削減燃煤8300萬噸的總體目標,嚴格制定並落實煤炭減量替代方案。充分利用神華等央企在燃煤電廠治理技術、優質煤供應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區域燃煤治理步伐。區域內電力行業要嚴格控制新建燃煤機組耗煤量和污染排放水準,加快實施現役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升級改造。

  各省區市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鍋爐,城市建成區全部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茶浴爐;積極採用高效環保燃煤機組替代城鎮供熱小鍋爐,對無法淘汰的燃煤鍋爐,加大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滄州等京津冀核心區域,要進一步加大農村散煤污染治理力度,推廣高效清潔燃燒爐具,積極開展農村採暖優質煤替代,因地制宜推廣天然氣、地熱、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積極探索蘭炭等潔凈燃料的應用,力爭2015年基本完成低硫優質煤替代劣質散煤的任務。

  秸稈利用禁燒

  北京力爭100%綜合利用

  2015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平均達到88%以上,其中:北京力爭100%;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分別達到90%、95%、85%、86.5%和85%。基本建立農民和企業“雙贏”,價格穩定的秸稈收儲運體系,初步形成佈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産業化格局。按照“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原則,統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實現區域秸稈綜合利用率不斷提升,秸稈焚燒點數量同比下降。

  化解過剩産能

  不審批新增産能項目

  京津冀及周邊六省區市不得審批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産能過剩行業新增産能項目,在此基礎上,北京市再壓減水泥産能150萬噸,關停國華、石景山兩大燃煤電廠(減少煤炭460萬噸);河北省化解粗鋼産能500萬噸、生鐵500萬噸、水泥600萬噸、平板玻璃300萬重量箱,淘汰電力行業落後産能70萬千瓦;山東省鋼鐵産能壓縮1000萬噸以上,總量控制在5000萬噸以內。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排放標準加快出臺

  環保部加快出臺相關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排放標準。各省區市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污染調查並建立排放清單,啟動實施一批治理項目。

  北京市重點開展石化、汽車製造、傢具製造等行業污染治理,減排揮發性有機物1.35萬噸。天津市完成萬達輪胎集團有限公司、中石化潤滑油濱海分公司、大豐橡膠工業有限公司、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20項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對標治理,同時重點做好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中石油大港石化分公司、藍星石化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廠等6家企業的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減排揮發性有機物1.5萬噸。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全面完成石化行業泄漏檢測修復,並積極推進制藥、化工等重點行業治理。

  減少船舶污染

  天津與河北山東協作治理

  環渤海區域港口及船舶污染也被納入治理。天津牽頭,與河北、山東共同開展港口及船舶污染排放狀況研究,建立港口及船舶污染源清單,開展港作船、流動機械設備、工程船舶、碼頭加注設施建設等港口應用清潔能源試點示範,研究探索港口靠泊船舶採用岸基供電方式替代自備燃油發電、船舶駛入近海海域燃用清潔油品等政策、措施,減少船舶燃燒重油造成的空氣污染。

  延伸閱讀

  京津與河北結對治污

  為進一步做好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從五個方面進一步深化協調聯動機制。

  1、建立區域空氣重污染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長效機制。研究制定《京津冀空氣重污染預警會商與應急聯動工作方案》,率先在京津冀,特別是在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滄州六市,建立統一的空氣重污染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協調機構;逐步實現預警分級標準、應急措施力度的統一,共同提前採取措施,應對大範圍的空氣重污染,保障公眾健康。

  2、建立重點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結對合作工作機制。以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滄州市等地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區,研究建立北京、天津支援河北省重點城市治理大氣污染的結對合作機制。北京市與廊坊市、保定市,天津市與唐山市、滄州市分別對接,重點在資金、技術方面支援河北四市,落實重點工程項目,共同加快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步伐。

  3、統籌編制區域大氣污染治理規劃。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保規劃》的框架下,組織編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科學制定路線圖、時間表,有序推進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4、開展區域性大氣污染聯動執法。全面落實新《環保法》,堅持依法行政,對非法偷排、超標排放、逃避監測、阻撓執法等違法行為,加大查處力度。針對秸稈焚燒、油品品質、機動車排放等區域性污染問題,開展聯動執法,形成共同打擊的高壓態勢。

  5、加強資訊共用和經驗交流。加快建設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資訊共用平臺,實現空氣品質和重點污染源數據、治污技術和經驗等資訊共用,共同提高治污水準。

  北京力爭率先應用車輛識別系統

  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政策支援和保障,得到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其中提出,北京力爭率先示範應用車輛識別管理系統,並逐步擴大到六省區市。這些政策支援和保障包括:

  積極推進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逐步統一。對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業及燃煤鍋爐,除北京市繼續執行嚴於國家的地方標準外,河北、天津、山東全境以及山西、內蒙古的重點城市建成區新建、改建項目全部執行國家特別排放限值。對現有企業,各省區市應結合實際,確定實施特別排放限值的時間表。

  研究制定遏制重點城市機動車污染的經濟政策。加快研究經濟政策,引導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在公安部的支援下,加快建設車輛識別管理系統,力爭在北京市率先示範應用,逐步擴大到六省區市。

  加大資金支援和清潔能源供應。各級財政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資金支援,探索研究超低排放標準的環保電價政策。加強對區域天然氣、國五標準車用油品的供應保障。加快建設京津冀魯區域7條輸電通道,提高外調電比例。

  同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還將共同做好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型紀念活動等國家重大活動的空氣品質保障工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