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尊重規律是前提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32:0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彭丹梅

  土地流轉是為了使分散的土地規模化、小家小戶的經營集約化、土地産出的效益最大化,讓農民兄弟增加更多的現金收入,但在河北柏鄉縣,為什麼良好的初衷沒有滿意的結局?歸根到底是沒有按照農業發展的規律辦事。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發展是客觀趨勢,但這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不能脫離實際、脫離國情,片面追求流轉速度和超大規模,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

  目前,農業還是弱勢産業,需要資金、人才和新的經營方式的支援,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可以帶來優良的品種、先進的技術和全新的經營模式,但農業種植養殖週期長、見效慢的自然規律,以及農業新技術推廣緩慢的現狀不能忽視,工商資本要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因地制宜發展,才能離發展目標更近一些。

  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工商企業深諳市場規律,流轉土地,自種自管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無可厚非,但經營活動剛剛出現波折,便為了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小而單方撕毀合同,這種做法有違誠信。誠信是市場規則中的重要基石,傷了農民兄弟的心比損失千萬資金更難以挽回。

  在土地流轉中,賣出方聽信美麗的宣傳,買入方一擲千金聚集土地,地方政府全力扶持,這些忽視經濟規律的非客觀行為,使本該多方受益的事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失。“成也流轉,敗也流轉”,這時,就需要農村集體行使好在土地流轉和承包經營上的管理監督權,發揮好為農民流轉土地提供服務的組織功能作用,把農民兄弟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