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昔日千古帝王家 如今百姓博物館

  • 發佈時間:2015-05-19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關注

  5月18日是第39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新華社記者採訪了兩位世界級大博物館的“掌門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聽他們曬家底。

  資源“獨一無二”,比肩“世界一流”

  故宮、國博無疑是我國博物館行業的翹楚,曬起家底,兩位“掌門人”都頗為自豪。

  單霽翔説,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故宮博物院擁有三大“獨一無二的世界級文化資源”——17萬平方米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堪稱世界之最;180余萬件館藏文物,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中國古代藝術寶庫;每年1500萬以上的觀眾,是世界上唯一觀眾數量超過1000萬的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擁有包括宮廷原狀陳列、固定專題展館和臨時專題展覽在內的完整展覽體系。每年有各種展覽約45個,展出文物藏品近萬件。”單霽翔説。

  呂章申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的文化客廳,承擔著重要的文化歷史使命。“有了不斷崛起的中國,才有了如此大的國家博物館。”

  數起家珍,他信手拈來——國博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博物館。藏品120余萬件,展廳48個,常設陳列性展覽佔四分之三以上。年接待量達到763萬人次。

  “國博還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去年6月,被英美有關機構評價為世界最受歡迎博物館第三位,排在法國盧浮宮、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之後。”呂章申説。

  做好“文化生意”,“把博物館帶回家”

  今年3月《博物館條例》實施,鼓勵博物館與文化創意、旅遊等産業相結合。“做好經營是博物館解決生存之道的重要途徑,國際上許多博物館的資金來源也不完全依賴政府,我國博物館可以通過研發文化産品來促進發展。”單霽翔説。

  近來,“朝珠耳機”“皇帝折扇”“花翎傘”等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産品備受社會公眾追捧。600年的紫禁城,90年的故宮博物院,把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文化積澱,通過文創産品為觀眾架起一座溝通橋梁。

  單霽翔透露,去年故宮累計開發6700多種文創産品。“把故宮文化帶回家是故宮研發文化産品的出發點,而真正讓大眾通過産品學習文化、引發思考、獲取精神昇華才是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産品的研發理念和落腳點。”

  除實體産品外,故宮大力推動“實體數字展示”工作,讓觀眾可以在多地多時、更加便捷地了解館藏和展覽文物。還自主研發並上線了App應用《胤禛美人圖》《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韓熙載夜宴圖》和《每日故宮》等,深受觀眾歡迎。這些App均可免費下載,讓故宮珍貴藏品和文化真正“活起來”。

  呂章申認為,文創産品是博物館展覽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能夠將文化遺存與當代人的生活、審美、需求對接起來,可以讓觀眾們“把國寶文明帶回家”,而且“在使用中了解國寶”。

  殿堂“高大上”,也要“接地氣”

  “昔日千古帝王家,如今百姓博物館。”單霽翔表示,作為公共文化設施,故宮博物院盡最大努力提供優質服務。面對不斷增長的觀眾數量,通過調整展覽佈局、擴大開放空間、完善服務設施、疏導過量人流等措施,增強接待服務觀眾能力,減少擁堵踩踏風險。

  據了解,故宮目前已有40種語言的講解服務,並針對不同年齡和文化背景的觀眾提供專家版、故事版、少年版、對話版等個性化講解服務。還經常性地組織家庭困難的學生免費參觀故宮,並不斷充實網站的青少年服務板塊。

  “高大上”的故宮也經常走出高墻“接地氣”。“故宮文化不斷走出紫禁城,來到社區、學校,來到更多普通觀眾的身邊。”單霽翔説,故宮博物院的教育活動豐富多彩,除“故宮講壇”“故宮知識課堂”“永遠的故宮”等系列講座,“故宮文化”志願宣講團經常到各社區進行宣講。

  談起國博的公共文化服務,呂章申認為“人氣十足”。他表示,國博不斷健全“以人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盡可能創造條件為觀眾提供服務。他列出這樣一組數字:國博每年為觀眾提供中英文講解服務近萬批次;接待學生3萬餘人,推出教育活動500余場,與20多所中小學校建立素質教育合作機制,自主開發的公共教育課程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素質教育課程之一;國博網站擁有8種外語版本,平均每月訪問量超過百萬。

  單霽翔表示,“故宮接待的來賓中,‘遊客’多,‘觀眾’少。很多人認為自己走進的只是一個旅遊景點,而沒有感覺是走進了一座博物館。希望通過教育引導,讓更多的人真正成為一名博物館觀眾。”

  (據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