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茶葉泡水 誠信可不能‘泡湯’”

  • 發佈時間:2015-05-19 00:29: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茶品就是人品。不要認為我們農民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要想把茶樹當成搖錢樹,得有長遠眼光,我們懂。”老茶農陳世民這樣説。

  陳世民今年63歲,幾十年練就了不凡的制茶手藝,在當地很有名氣。記者在貴州最大的“富鋅富硒有機茶生産基地”鳳岡縣永安鎮蹲點採訪發現,老陳對食品品質安全有獨到的見解,種茶、制茶處處不離“有機”二字。

  陳世民所在的永安鎮田壩村森林覆蓋率85%,全村2000多戶近萬人,每人平均2畝茶。“産業生態化”戰略使生態效益有效地轉化為經濟效益,當地村民每人平均收入超過1萬元,一多半農戶有私家車。用村民的話説,他們是“提前小康了”。

  “你們看,湯色綠、葉底綠、外形綠,口感清爽。有機茶與普通茶當然大不一樣咯。”坐在老陳家門前桂花樹環繞的院壩裏,老茶農親手泡了幾杯新茶,向記者談起自己的“茶道”。

  説起過去,老陳直搖頭。田壩村缺水,“家家戶戶種苞谷,風調雨順畝産也只有三四百斤。那時候日子窮得沒法説。”

  “田壩的變化從種茶開始。”老陳回憶説,以前他們不知道腳下的土地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種莊稼不行,種有機茶卻很合適。20多年前政府發現了這一優勢,倡導因地制宜發展茶産業,為村民免費提供茶樹種苗。老陳決心大,全家6口人的近20畝責任田全部種了茶。

  發展有機生態茶産業,使田壩村一躍成為全縣“首富之區”。如今的田壩,山上有茶,林茶相間,村在茶園,滿目翠綠,有中國西部“茶海之心”的美譽。“茶旅一體化”戰略又進一步延長了茶業産業鏈,茶園觀光旅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村裏40多家生態茶莊旅店生意紅火,節假日期間常常一房難求。

  田壩鋅硒有機茶聲名鵲起,靠的是什麼?陳世民搬起指頭:“一是有特色,二是政府支援和引導,三是品質過得硬。”

  對當地政府的扶持,老陳非常感激。鳳岡縣積極打造“鋅硒有機茶”品牌,還千方百計引導茶農開拓市場,舉辦茶文化節把客商請進來,帶領茶農走出去到山東、廣東等地開展系列推介活動。從老陳家茶廠每年進幾十上百萬元茶葉的固定大戶,幾乎都是在政府搭臺的活動中聯繫上的。“以前我們哪曉得市場是怎麼回事?全靠政府牽線搭橋。”

  “最關鍵的,還是品質安全。” 老陳一字一頓地説,“你們不知道吧?種有機茶要求很高,不能用農藥、化肥,只能用粘蟲板和殺蟲燈物理除蟲害,更不能用催芽素之類的東西,規矩多得很。這些限制影響産量,但能保證品質。”

  正在當地巡查的鳳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瑞華也加入了與老茶農的“茶道”話題。他告訴記者,當地建立了一整套“從田間到茶杯”的品質控制體系,按照“豬-沼-茶-林”迴圈模式,茶園使用沼液、沼渣和農家肥,化學農藥被嚴格禁止使用,對於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的檢測還設置了高於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

  王瑞華介紹説,風岡鋅硒有機茶不僅在國內名聲越來越大,而且打開了海外市場。田壩“貴茶有限公司”的産品通過歐盟463項食品安全指標的嚴格檢測,2012年開始出口歐洲,去年出口增加到100噸,近期還開拓了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市場,訂單超過200噸。

  靠著政府堅持不懈的監管和引導,如今,“看長遠、保品質、重品質”已成為田壩乃至整個鳳岡茶區茶農的共識。

  從傍晚聊至深夜,月光照在陳世民談興未盡的臉上。院壩不遠處就是他家的茶葉加工廠,30多臺制茶機器還在不停地運轉。“訂單接不完,最近家家戶戶都忙著呢。”這位與茶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老茶農坦誠地説:“茶葉泡水,誠信可不能‘泡湯’,一句話,就是種乾淨茶、掙乾淨錢、做乾淨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