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堤培訓班” 讓茶農變成“茶博士”

  • 發佈時間:2015-03-10 08:29:19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昨召開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

  ■百餘名供應商簽下承諾書, 接受近百項指標的嚴格檢測

  管理人員用豆漿灌溉茶葉,嚴格執行廈茶安全標準。

  廈茶總經理王貴卿(右)與原料供應商簽訂茶葉品質安全“責任狀”。

  文/本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胡軍

  圖/通訊員 楊大楠

  十四年,能將一個文盲培養成天之驕子;十四年,能讓一個新手變成行業專家……這是一個特殊的“海堤培訓班”,在這個連續辦了十四年的“班”裏,“學生”是海堤茶葉的每一位供應商。十四年來,這個“班”只講解一個課題:如何種植和生産出安全、衛生的茶葉。

  又到陽春三月,我市“茶老大”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昨日在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召開,百餘名“海堤茶葉”的供應商再次齊聚一堂,學習茶葉衛生安全知識。

  會上,廈門市農業局、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廈門質監局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向海堤茶葉的供應商講解了茶葉衛生安全的相關政策和生産的注意事項;福建農林大學茶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林金科向茶農們講解了茶樹病蟲害防治的知識;來自台灣的精緻茶園管理專家、海堤茶葉供應商鴻鼎農場的李志鴻則分享了台灣在精緻茶園管理領域的經驗;此外,生物化學專家還為茶農講解綠色安全農藥的使用。

  “‘廈茶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自2002年首次舉辦至今已是第十四屆,在座的供應商都是我們廈茶忠實的合作夥伴,很多人都是從第一屆就開始參加。”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卿説,十四年來,這個“培訓班”一直向茶農們灌輸“安全”兩個字,包括安全的種植、安全的加工、安全的運輸等。“我們之所以每年都堅持召開安全工作會,就是希望對供應商、茶農的安全知識進行再更新,對他們的安全意識進行再提高,為廈茶守好茶葉衛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他們的驕傲

  種出“海堤茶葉”獲外國元首肯定

  昨天是廈茶舉辦茶葉衛生安全工作會議的第十四個年頭,也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吳宗燕參加培訓班的第十四年。這裡有不少他的“老同學”,他們都是最老的一批學員。

  “廈茶的大紅袍成為APEC的指定用茶,作為‘國茶’讓世界各國的元首和政要品嘗,當廈茶告訴我們,他們品嘗的茶就是我們平常種植的,我們備受鼓舞。”

  武夷山南方茶廠的陳行春也參加了十四年的安全工作會議,他笑言,他已經從一個茶農成為一個精通茶葉科學安全種植的“茶博士”。陳行春説,雖然廈茶對毛茶的品質要求要比其他茶企高出一大截,但在廈茶雄厚的資金、科技實力的保障下,自己種植出來的茶葉經過多道科學工序,最終被打造成安全、可口、健康的茶中精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成為“國茶”,並且獲得世界各國元首的肯定,他的心裏就充滿了動力,“給我們做茶的祖宗長了臉。”

  他們的感激

  壓力小了,動力足了,收益多了

  “首先,茶農主動為企業提供好茶,因為生産環節如果出了問題,企業再好的工藝也無法改變。其次,茶企也要主動為茶農分憂,給茶農送科技送關懷,市場競爭越是殘酷,産銷協作就越是一項講感情的合作。”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卿説,大型茶企一般都有基地,有固定的供貨渠道,茶葉生産企業與固定基地的茶葉生産者,其實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在生産管理方面,廈茶設立了茶農獎勵機制,同時也建立嚴格的違規處理制度。鼓勵茶農使用有機化肥和生物農藥,重視安全衛生生産;在扶助生産方面,廈茶甚至為有困難的供應商提供上百萬元的無息貸款,用於支援供應商改良工藝、擴大規模;在訂單收購方面,無論茶市好壞,廈茶每年都提前以市場價與茶農簽訂採購合同並交付訂金,給茶農吃下“定心丸”;在培訓普及方面,廈茶每年都會組織茶葉衛生安全生産培訓;在市場激勵方面,廈茶每年都對供應商和茶農進行獎勵,而獲得獎勵多少,取決於他們平日對茶園的管理。

  與廈茶進行長期的産銷合作,茶農們的壓力小了,動力足了,收益也隨之變多了。

  他們的承諾

  發現品質問題,違規茶葉一律銷毀

  昨日,除了集中學習茶葉害蟲管理技術等茶園管理知識外,原料供應商還與廈茶簽訂了《茶葉品質安全承諾書》,接受廈茶對重金屬、農殘等近百項指標的嚴格檢測,做到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資訊可查詢,一旦發現品質安全問題,將按照承諾條款接受嚴格處理。

  “一旦經廈茶實驗室發現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微生物超標等品質安全問題,違規批次茶葉將全部做銷毀處理,供應企業也將失去與廈茶繼續合作的資格。”王貴卿告訴記者,簽訂《茶葉品質安全承諾書》就是要從制度上規範茶園的日常管理,明確茶葉的收購權責。

  “廈茶之所以能實現歷史性增長,茶農的貢獻是最大的。眾所週知,食品安全重在源頭,田間地頭沒做好,再高精度的農殘及重金屬檢測手段,也無法挽回損失。”王貴卿説。

  連結

  茶葉含幾種農藥

  廈茶實驗室一查就知

  一份茶葉樣本被放進廈茶實驗室新購置的“液質聯用儀”,過一會兒,這臺神奇的儀器就列出了幾種農藥的名稱。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以前只能根據需要檢測的違禁農藥名單來檢測違禁農藥的含量,只定量卻不知含有幾種農藥。而如今,茶葉含有幾種農藥,在廈茶實驗室一查就知道。

  率先實現農藥定性檢測

  作為一家有60多年曆史的國有企業,廈茶屢屢出臺最新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日本、歐盟苛刻的“綠色壁壘”從來沒有把“海堤茶葉”攔在門外。除了茶農們守住源頭,嚴格的生産環節管理和檢驗檢疫制度也很重要。一片茶葉從種植者的手裏到消費者的茶杯裏,究竟要經過哪些程式?

  廈茶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從原輔料到製成品的自檢自控體系,有物理、化學、重金屬、微生物等四大檢驗室,目前,其農殘實驗室不僅實現了農藥的定量檢測,還率先實現了農藥的定性檢測。

  茶農們送來的茶葉在這裡接受農殘、重金屬、微生物等項目的檢測,只要有一項超標,整批茶葉就會被退回。而檢測合格的樣品也會在這裡至少保存三年。

  檢測人員到田間指導用藥

  此外,實驗室檢測人員多次到田間地頭,指導茶農施肥用藥。檢測人員通過數百次的用藥調查以及對茶葉農殘監控進行統計分析,得出適宜當地土壤、環境的用藥方法,有針對性地向茶農推薦45種歐盟可使用農藥和輸日茶葉19種安全農藥,真正把好茶葉加工的第一道關。當茶農聽説,每一盒“海堤茶葉”都可以追蹤到茶園甚至茶農時,他們都信心滿滿地表示,有了廈茶幫助制定的茶園種植管理、茶園安全用藥管理、基地用藥安全準則、品質追蹤體系等管理制度,特別是對所用農藥實行統一購買、統一供應、統一管理,只要在平常種植管理上嚴格按照規範,種植出符合規定的茶葉並不是什麼難事。

  廈茶總經理王貴卿自豪地説,“海堤”名牌的建立依靠的是先進的生産設備、科學的檢測手段,再加上種植、採購、加工全過程的品質跟蹤和不斷健全的品質管理體系,最終形成“海堤”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