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尚希:適當擴大貨幣供應利於化解結構性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5-18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 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訪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

  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置換是存量上的調整,直接目的就是調整地方債務存量結構,不會引發貨幣擴張

  從貨幣政策來看,目的是要緩解貨幣存量結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但並不意味著實行全面的量化寬鬆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表示,當前我國所面臨的經濟、金融問題要靠改革解決,而不是靠量化寬鬆解決。地方債務存量置換不會引發貨幣擴張。

  記者:有觀點認為,目前存在的貨幣寬鬆與當前正在進行的地方債務置換有關,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

  劉尚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分開來看。這是在加強預算管理、財政改革的大背景下,堅持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置換是存量上的調整,允許地方把一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債務轉換成地方政府債券,直接目的就是調整地方債務存量結構。

  一方面,使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尤其是利息支付壓力相應減輕,政府債券利率一般較低,這既緩解了部分地方支出壓力,也為地方騰出一部分資金用於加大其他支出,也就是説,置換後可以降低資金的成本。另一方面,使地方債務結構得到優化,由銀行貸款置換為債券,同時也使得地方政府債務更加透明和可持續,有利於監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而債務存量置換不會引發貨幣擴張,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出的是銀行的信貸資金,涉及的是商業銀行,跟央行沒有直接關聯。市場有一種顧慮是,這種置換與央行有關聯,使得財政政策上的操作可能引發貨幣的擴張,但是就現有的實際操作情況來看,不會出現這種結果。

  記者:央行近期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提供流動性,是不是意味著貨幣政策正在走向量化寬鬆?

  劉尚希:從貨幣政策來看,是採取了有一定寬鬆作用的措施,目的是要緩解貨幣存量結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但並不意味著實行全面的量化寬鬆。

  實際上,看我國當前的利率水準就很清楚了。量化寬鬆意味著貨幣供應量擴大,利率應該會下行。從這個層面看,不應該也不能夠把中國當前的一些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試點,以及降準、降息等手段,籠統地稱為量化寬鬆。

  嚴格意義上講,衡量量化寬鬆政策的標準不是看貨幣政策是否“放水”,而是看資金供求關係。單方面看貨幣供應、貨幣發行的增長,是無法判斷是否為量化寬鬆的,從貨幣和資金的供求關係去觀察,其表現結果就是利率,如果利率還是居高不下,從實質意義上講,現行政策不是量化寬鬆,而且也不能靠量化寬鬆來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有觀點認為,在目前廣義貨幣M2規模已經很大的情況下,不宜輕易使用存款準備金等工具,您怎麼看?

  劉尚希:降準、降息等舉措是針對我國當前的貨幣流動狀況做出的決策和採取的措施。流動性不僅僅是總量的問題,還有結構性的問題。當存在結構性問題時,加之當前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適當放鬆貨幣政策是有必要的,有利於緩解貨幣存量的結構性問題帶來的通貨緊縮壓力。

  從貨幣和金融的角度來看,存在貨幣存量與結構相平衡的問題。在針對貨幣存量的增長和貨幣存量結構的調整時,對杠桿率及M2佔GDP的比重進行比較和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不應當將他國的情況作為標準來衡量我國當前的經濟狀況。不同大小的經濟體,貨幣的存量結構存在很大差異,適當擴大貨幣供應有利於化解貨幣存量結構不合理而累積的風險。(經濟日報記者 張 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