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條”已提交至國務院審核 污染治理任務艱巨
- 發佈時間:2015-05-16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媒體報道:《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上報國務院,最快年內出臺。《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土壤污染關乎糧食安全,治理需下重拳。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繼大氣污染防治後,土壤環境污染成為我國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點。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核,預計今年年內或明年初將會出臺。
按照國務院要求,即將出臺的"土十條"中,會包括劃定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區域、投入治理資金的數量、治理的具體措施等多項內容。作為土壤管理和綜合防治的一個重要規劃,將會制定治理我國土壤污染具體"時間表",爭取到2020年土壤惡化情況得到遏制。
在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我國開展的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事實上,我國耕地污染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我國耕地面積不足全世界一成,卻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我國單位面積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準的2.5倍。
除了化肥和農藥濫用,近年來糧食重金屬污染事件屢現報端,數據顯示,全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面積在16%以上,土壤重金屬污染已威脅到糧食這一民生命脈。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谷樹中指出,土壤污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危害可能比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還要大。
谷樹中:土壤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不太一樣。大氣污染、水污染看得到,但是土壤污染比較隱蔽,實際上土壤污染情況比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程度可能更為嚴重,還可能直接影響到食品。土壤污染,地下水自然污染,還會通過整個生態系統傳遞情況,影響到其他一些方面。
正因為如此,多位專家表示,相對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治理任務更加艱巨。
谷樹中:農業土地污染肯定是從農業做起,包括減少化肥、農藥、殺蟲劑、除草劑的使用,這些主要是農業面污染的主要來源。另外加強我們的工業污染防治,工業污染物減排,這樣使得我們工業場所污染降下來。再一個污水灌溉這塊儘量避免,或者經過污水處理安全之後再去灌溉。還有我們可做一些努力使得我們廣大企業參與進來,通過我們的第三方治理的模式,使企業加入進來,參與我們土壤污染的治理,這樣使我們土壤得到政府重視,社會重視,企業能參與。當然這裡邊可能有些資金缺口問題,財政解決一部分,另外,誰污染誰治理或者誰污染誰付費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資金來源。在美國有一種基金叫超級基金,超級基金是向污染者收取,然後向治理者付費,這種方式我們也是提倡的。
媒體報道:《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上報國務院,最快年內出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研究部副研究員馬慶斌講述了我國土壤污染最嚴重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馬慶斌:從2014年咱們國家首次土壤污染調查的數據來看,可以講不容樂觀,總的來説咱們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工業化進程,包括城市裏所謂的退二進三,就是我們把二産降下來,讓三産服務業上來,也是工業副基地的問題。耕地將近有16.1%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在東南沿海一些發達省份,你會發現耕地污染面應該講更大,這個是最讓人擔憂的。從社會重視程度上來講,包括咱們現在工業化的轉型還在進行中,包括農業使用化肥的問題,發展趨勢令人堪憂,這些現象值得引起儘快的重視,儘快的加以扭轉,所以我們稱之為土十條來治理中國土污染問題是重拳出擊。
結合我們國家土壤污染的現狀,目前咱們國家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面臨著怎樣一些難題呢?
馬慶斌:土壤污染比水污染、空氣污染更有隱蔽性,現在國家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新一屆中央敢於直面問題,敢於下重拳去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一個除了剛才咱們講的公眾的認識程度,還有一個就是技術水準有待開發。現在包括美國、歐洲也同樣經歷過這些問題,技術也需要不斷有個突破,另外一個就是資金的問題,我想也需要儘快的構建一個比較好的體系,包括讓國家的財政資金,包括社會資本儘快的進入這個領域,使我們土壤問題儘快得以扭轉。
根據相關的"時間表",爭取到2020年土壤惡化情況得到遏制。要真正實現這個目標,土壤污染治理有哪些努力的主要方向?
馬慶斌:我想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另外還是要解決技術突破的問題,這需要加快科研攻關,另一方面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資金流的問題,設立一個基金,既要讓社會資本獲取它應該獲取的一定的收益,但是同時也要更符合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