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凝聚改革共識 匯集發展力量

  • 發佈時間:2015-05-14 19: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蘇琳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4日訊(記者 蘇琳)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的不斷推進,“兩個健康”環境得以極大改善,非公有制經濟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從2012年到2014年,民營經濟固定資産投資佔比從61%增加到65%,從業人員從1.8億人增加到2.46億人。2014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達到13萬億元,較上年增長25%;擁有國內外有效專利13萬多件,比上年增長29%;納稅總額達4744億元,同比增長9.5%。

  激發社會責任 強化內生動力

  2013年7月18—19日,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以“弘揚延安精神、共築中國夢”為主題,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感恩革命老區延安行”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的200多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到場。

  “延安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産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克服種種困難、不斷做強做大企業的精神源泉。”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説。

  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盧志強表示:“一定要繼承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精神支撐和行動遵循,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堅定發展企業的信心。”

  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毛主席的菜地、朱老總的沙發,窯洞、紡車、魯藝、抗大……,一樁樁、一件件,讓企業家們感同身受仿佛回到了那烽火激情的歲月,對延安時期黨的艱苦奮鬥史和光照韆鞦的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思想受到震憾、心靈受到凈化、境界得到昇華。使參加活動的民營企業家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延安精神教育。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重要組成部分的延安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價值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延安精神的靈魂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重要標誌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貫穿和滲透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一道,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全哲洙表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感恩革命老區延安行”活動,就是要通過實地感受革命老區,進一步增強感恩黨、感恩國家、感恩人民的意識,提高素質,辦好企業,更好地回報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活動期間,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為延安八一敬老院捐款1180萬元。臨別時,又趕上延安遭受百年一遇水災,企業家們踴躍為抗洪救災捐款740萬元。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各級統戰部、工商聯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光彩事業發展有機融入到“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集中組織一批民營企業家到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接受革命傳統和基本國情教育,在進行項目投資的同時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努力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

  2014年8月12—13日, 以“弘揚光彩精神,促進南疆發展”為主題的“中國光彩事業南疆行”活動在新疆喀什地區舉行。捐贈公益資金,洽談投資項目,尋找更多投資創業、合作互利的商機,來自全國22個省市的近300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參與其中。

  2013年以來的2年時間裏,中央統戰部先後組織民營企業家,開展了中國光彩事業六安行、西藏行、贛州行、信陽行等重大扶貧投資活動,共簽約項目1852個,合同金額1.5萬億元,公益捐贈2.2億元,既為自身企業轉型發展拓展了空間,也為加快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廣泛動員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社會扶貧開發事業,營造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社會氛圍,2014年10月17日, 全國工商聯開展了首個“國家扶貧日”活動。38位民營企業家向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發出《讓我們積極投身到社會扶貧事業中來》的倡議書,號召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更加積極地投身到社會扶貧的宏偉事業中來,弘揚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理念,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伸出雙手幫助尚處於貧困的同胞們,為社會扶貧事業作出新貢獻。

  健全工作機制 促進政企溝通

  2013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與全國工商聯簽署文件,決定建立“部際合作機制”,以增進發改委和全國工商聯的工作聯繫,共同營造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社會氛圍。

  每年召開兩次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每年召開一次由雙方主要領導參加的高層會晤制度就確定;雙方開展聯合調研,加強情況溝通,建立資訊交流制度;雙方就各自關注的重大問題、熱點問題進行磋商;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由雙方司局級領導參加,落實高層會晤磋商結果,研究需要共同推動落實的合作事項;……這個包含了多項內容的“部際合作機制”,直接聽取企業家心聲和意見、建議,暢通了民營企業和發改委的溝通渠道,成為全國工商聯與政府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建立合作機制、並且使其走向制度化的重要節點。

  “全國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繫民營經濟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也是政府管理和服務民營經濟的有力助手。然而,工商聯這個‘助手’的地位過去較多地停留在了文字表述上,爭取這個地位僅僅‘有為’還不夠,特別需要政府部門的簡政放權,更依賴於政府的職能轉變。”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説,目前來看,這一切正水到渠成,工商聯這個“政府的助手”站在了自己應當站在的位置上。

  全國工商聯與國家發改委“部級合作機制”實施兩年來,先後舉行2次高層會晤,合作領域和深度不斷拓展,為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做了很多務實性工作。

  目前,全國工商聯先後與最高人民法院、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統計局等多部門在法律維權、協調勞動關係、企業“走出去”、小微企業監測等方面達成合作協議,並先後與10多個省區市簽訂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

  與此同時,各地黨委、政府支援和發展民營經濟的工作協調機制也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期間,全國10余個省區市黨委政府相繼召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統戰部門、工商聯在黨委統一部署下,積極參與會議籌備、政策調研和文件起草工作,一些地方的統戰部和工商聯還發揮了牽頭作用。

  廣西、上海、江西等地,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成立了由省(區、市)黨委統戰部牽頭、工商聯為主要依託、政府各有關部門參加的全省民營經濟工作聯席會議或領導小組。這方面的制度創新,加強了統戰部門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工作協調力度,統戰工作與經濟工作有效對接、“健康發展”和“健康成長”有機融合的工作機制正在逐步推開。

  重慶市將“幹部進民企促發展”活動作為搭建政企溝通平臺的重要抓手,2013年,從發改委、經信委等35個職能部門首批挑選40名優秀年輕幹部深入民營企業脫産挂職,明確提出挂職幹部要當好宣傳員、協調員、服務員、調研員和多面手的要求,到企業宣傳政策法規、調查了解情況、解決實際問題、建立服務機制,確保幹部下沉到位、政策送達到位,解決了一大批困難和實際問題,各區縣受益企業有723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