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上深杭 “大PK”

  • 發佈時間:2015-05-14 03:33:4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任翀 陸綺雯

  説起網際網路的創業環境,難免會將上海與北京、深圳、杭州三地做比較。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分別紮根北京、深圳和杭州。那麼在網際網路的下半場,上海如何取長補短,推動創業者茁壯成長呢?

  曾在上海和北京兩地創業的陳緒告訴記者,比較兩個城市的話,上海務實,北京務虛。具體來説,就是上海的創業公司更在意盈利,北京的網際網路公司先關注佈局。這就出現了一種現象:在北京,網際網路行業的聚會非常多,每每交流熱烈;但上海,創業者單打獨鬥比較多。在他看來,上海發力網際網路下半場,在創業文化的碰撞交流上可以再做些文章。

  不過,陳緒很欣賞上海務實的創業氛圍:“在北京,創業者強調‘理想’、投資人也強調‘理想’,雖然理想帶來激情,但有時會變得浮躁。相比之下,上海人做事比較務實,讓人有‘靜下心來、踏實做事’的感覺。”

  上海政府部門對創業創新的支援,也給陳緒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團隊有意去某工業區創建公司,於是約了當地官員走訪參觀。那天,當他從地鐵口出來,發現主管招商的負責人開車來接。“我們只是一家初創公司,在其他城市絕無可能享受這種待遇。上海的專業精神和服務意識,都是極其優秀的。”

  專業投資者也在比較四地的創業環境。祥峰投資公司投資總監趙楠直言,上海的創業文化不如北京、深圳、杭州那麼“拼”。走訪上海的創業公司,會發現比其餘三地的辦公環境要優雅一些,散發出一種“慢文化”氣質。但在北京,更多是“屌絲文化”和拼命三郎式的“創業狗”文化。他建議上海的創業者要更拼一點。

  北京的媒體優勢和政府公關對創業者也很有幫助,能提高創業公司的曝光率、獲得政府支援。這些對創業企業在人才招聘、品牌塑造都有幫助,而且能影響早期投資的市場情緒。

  此外,北、深、杭的投資氛圍與上海也有所不同。由於三地各有成熟的網際網路巨頭,所以由巨頭為創業公司“輸血”的現象很常見。除此之外,三地的投資者中還有不少來自BAT,企業的成長實現了他們的財務自由,使他們不僅能成為創新企業的天使投資人,還可以利用原有經驗和人脈,招兵買馬,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相比之下,上海的草根創業者會更辛苦一些。

  當然,上海也有自己的特長。趙楠認為,上海的校園創業氛圍很不錯,比如“餓了麼”、“宅米”等本土項目都來自校園,宅米的核心團隊甚至休學創業,執行力非常強。鼓勵類似的年輕人創業,對上海未來很有幫助。

  與此同時,趙楠還就上海在網際網路下半場的發展提了兩個建議。一是要充分發揮上海的長處。比如,用好上海自貿區的資源,在跨境店商有所突破。還有上海金融企業聚集,網際網路金融也是適合上海“網際網路+”的切入點。二是上海的創業文化可以通過引導進而豐富。眼下,上海的創客基地、創業咖啡館越來越多,這些機構把原先比較分散的創業公司集聚起來,為他們提供交流平臺,無疑是有意義的嘗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