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探索盤活農村宅基地資産

  • 發佈時間:2015-05-12 10:22: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南昌5月12日電(記者劉菁 秦宏 沈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中國農村部分宅基地及農房利用粗放、退出不暢漸成沉睡資産的問題日益凸顯。今年起,中國啟動在33個縣級行政區域進行試點,探索對宅基地在限定範圍內實行自願有償的退出、轉讓機制,盤活這些閒置的資産。

  去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在全國選取30個左右縣(市)行政區域進行試點。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中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江西省余江縣是此次國家確定的33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之一,同時列入試點的還有北京市大興區、天津市薊縣等大都市的郊區。

  記者在余江縣平定鄉雙魚村大萬家小組看到,這裡地處平原,村民居住區處在耕地包圍中。村民告訴我們,“腳下所踩之地、農房所在之處”在上世紀80年代都是農田。由於建新不拆舊以及村民外出務工等原因,雙魚村閒置、危舊、倒塌的農房有100多處,已無使用價值的佔15%。

  村民萬志金搖著頭説:“幾棟房就是一畝地,閒著太可惜了!”

  在余江,30萬農村人口中常年在家的只有12萬人。據余江縣國土局統計,全縣11.4萬宗宅基地上有4.3萬棟房屋閒置(一年內11個月以上無人居住)、8300棟危房、7200棟倒塌房屋,半數宅基地成了“閒基地”。

  “宅基地基準面積原則上為120至180平方米之間,超過基準面積的收取有償使用費。村民退出的宅基地可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流轉,並根據條件可選擇在集鎮建房或以優惠價購買商品房。”余江縣國土局局長蔡國華介紹,根據試點政策,余江縣將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有償退出,以及創新宅基地審批機制。

  在國家此番正式推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前,一些地方在不突破現有政策框架下進行了一些宅基地的調整探索。

  地處江西和浙江兩省交界處的玉山縣近年陸續完成149個村莊規劃編制,為宅基地合理佈局提供了基礎。去年,玉山縣將住在高山上的柘坑頭村整村搬遷併入山下的建設村。

  記者在建設村看到,多數退出原宅基地的村民選擇在集中安置地建房。建設村退出的宅基地統一流轉開闢成茶園,承包權和流轉金屬於原宅基地使用者,實現農宅的用益物權不減反增。

  位於鄱陽湖畔的共青城市,結合城鎮一體化建設推開“以農宅換城市住房”的改革,鼓勵居住在洪災易澇區的農民有償退出宅基地,進城安居。

  共青城市江溢鎮南湖村村民代表熊茂堅告訴記者,他家4口人,有170平方米的宅基地和農房。2013年,他簽了農宅換城市住房合同,自願退出宅基地。他用宅基地和舊農房,換了3套面積合計170平方米的城市新住房,抵扣各項補助和獎勵,他自己只花了1萬多元錢。在當地,城市商品房每平方米售價約3500元。

  南湖村的多數青壯村民常年在共青城市區打工。目前,這個村的1300多農戶即將完成“以農宅換城市住房”,退出的宅基地由於土質條件較好,將復墾成耕地。

  當然,對於很多年老的農民來説,要放棄宅基地仍有不捨和憂慮。熊茂堅説,他今年52歲了,現在還能找到工作。等過了60歲,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了,還是想回到農村種田。

  對此,共青城市委書記黃斌建議,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要探索如何與完善農民社保體系等相配套,讓宅基地實際沒有使用、有條件退出的百姓有信心生活得更好。

  通過有償退出、轉讓盤活閒置的宅基地資源,把宅基地復耕,可以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這對於人多地少的中國來説意義重大。但是,在探索宅基地改革時,必須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為了更好地保障農民的權益,絕不能打著改革的旗號讓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居所,也不能讓農民為改革付出高額的代價,這是底線。”江西省國土廳副廳長鄧又林説。(參與采寫記者:袁慧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