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周A股市場連續3天持續下跌 股民對"瘋牛"狂熱終降溫

  • 發佈時間:2015-05-11 09:22: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股市上的“小鮮肉”們終於迎來了一場風險教育實戰演練。

  上周A股市場連續3天持續下跌,以累計超過8%的跌幅,讓新近入市的投資者經歷了本輪牛市以來最大幅度的調整。

  滿倉跌停、抄底被套後,股民們對“瘋牛”的狂熱終於有了些許降溫。尤其是那些杠桿過高的投資者,3天的洗禮已讓其付出慘痛的代價。

  上週五,大盤在網路段子手們的譏嘲中迎來了期盼的強勁反彈。然而,並不算高的成交量,顯示出人們已經開始對牛市有了更多的思考。

  牛市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瘋牛”開始演變為長牛、慢牛,這已經成為暴跌後市場的共識。那麼問題來了,在長牛中應以怎樣的心態和角度,去看待股市中的浪起潮涌、風卷雲舒?

  上周金融市場的一些動向值得仔細玩味。

  在上週二、週四兩天例行公開市場操作時間,央行繼續維持靜默狀態。這是4月20日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來,連續三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這一現象的背後,表明近來貨幣市場利率一直處於下行區間,市場資金面持續保持寬鬆。

  中國人民銀行上週五晚發佈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印證了人們的這一判斷。報告指出:“宏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和預調微調,流動性整體充裕,市場利率明顯回落。”

  在流動性充裕的同時,對銀行的信貸投放監管也在發生重大變化。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同一天公開表示,存貸比今後將由監管指標變為參考指標。這就意味著銀行將會有更多的資金用於貸款發放,給實體經濟注入活力。

  這些舉措似乎與市場上流傳的央行將實施“中國版QE”寬鬆貨幣政策不太吻合。對上述傳聞,央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給出了明確答覆:目前各類貨幣政策工具都有較大的空間,能夠有效調節和供給流動性,無須以量化寬鬆的方式大幅擴張流動性水準。

  顯然,央行在致力於營造一個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追求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這樣的貨幣政策不僅有利於更加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也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對股市是一個長期的呵護。看不到這一點,就會對央行的貨幣政策産生懷疑,甚至對股市長牛失去信心和耐心。

  有了這樣的認識基礎,人們就應該在新的層面上去理解央行對貨幣政策工具的選用。比如存款準備金率。由於今年以來央行外匯佔款大幅減少,過去所依賴的基礎貨幣投放渠道必須作出改變,以維持經濟正常增量需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就成為首選。而週日傍晚,央行再次宣佈降息,則將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以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因此,對是否降準等調控舉措就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同理,在合理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方面,央行的工具箱內有多種工具組合,如公開市場操作、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中期借貸便利等。把視野放開,投資者預測貨幣政策走向就有了更多參照物,在股市上操作就會更加從容、穩健。

  有兩位國際大佬最近關於中國經濟前景的表態,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讓我們加深對股市長牛的認識。

  比爾·蓋茨説:“我愛美元,但會押注人民幣。”

  巴菲特説:“中國未來會做得非常好,中國找到了釋放人民潛能的方式。”

  風物長宜放眼量。此刻,我想到了那首叫做《馬兒啊你慢些走》的歌曲。借用其中的歌詞,股市我想對你説:長牛啊你慢些走,我要把這美麗的景色看個夠!(記者 王 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