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科學”流言 你識破了嗎?
- 發佈時間:2015-01-06 16:48:00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北京市科協、北京網路聯合辟謠平臺、北京市科技記協聯合發佈2014年十大“科學”流言榜。榜單涵蓋了交通、環境、家裝、食品安全、轉基因、兒童用藥等日常生活的多個領域,此外還包括如埃博拉病毒、世界末日等熱門話題。市科協副主席劉曉勘介紹,此次發佈的十大科學流言是從市科協等全年發佈的“科學”流言榜中最終篩選出來的。他表示,根據每月流言榜發佈規律,專家發現網路謠言正轉向基於互相信任的朋友圈間的傳播方式。
2014年十大“科學”流言
地暖輻射竟會致白血病?
真相:地暖其實就是在地板中均勻鋪設熱媒,比如熱水管、電纜等,利用熱輻射的原理,達到取暖的效果。熱輻射只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且只有熱輻射可通過真空傳播,這種輻射中沒有化學物質,不會對人有傷害。
霧霾不散是因為“核霧染”?
真相:霧霾難散主要影響因素為氣象條件。我國鈾煤的鈾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鈾元素本身不易被氧化,不會變成粉塵。
吃一碗速食麵花32天解毒?
真相:調味包中即便是添加了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等防腐劑,只要在國標範圍內就沒有問題。業界一般用食品級聚乙烯(PE)作為速食麵紙杯最內層的涂層,低於100℃不會釋放有害物質。速食麵中的添加劑正常的人體代謝就能排出。食品添加劑並不是“毒”,只有使用不當時才會造成危害。
高鐵輻射嚴重致女性“不孕”?
真相:高鐵的感應磁場是封閉的,輻射量很小,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無論是列車的哪一個部位,電場強度均遠低於我國作業場所工頻電場衛生標準每米5伏特。且我國高鐵的車皮材料由鋁合金和鐵板材料構成,本身就可很好地遮罩輻射。
瓶裝水曝曬後有毒不能喝?
真相:目前市面上90%的塑膠瓶裝飲料採用PET材料作為瓶體材料。PET的結構相當穩定,其熔化溫度超過250℃,要發生化學變化至少要在100℃以上,汽車內顯然達不到這樣高的溫度。
WiFi輻射會損害健康?
真相:最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其工作功率在幾十到上百毫瓦之間,比普通手機的功率小(手機最大輻射功率可達2瓦)。符合標準要求的設備在正常使用情況下,WiFi輻射對人體健康和安全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感染埃博拉病毒會變“僵屍”?
真相:據解放軍援獅子山醫療隊醫療組王冶主任澄清:“所有感染者最明顯的特點是身體特別虛弱、極度乏力,許多坐著或臥倒的患者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來,埃博拉患者死後詐屍、變成僵屍的説法毫無依據。”
NASA稱地球將進入連續六天黑夜?
真相:仔細聽這段視頻就發現是針對美國政府Eagle Horizon演習行動(每年都會舉行的一項應急演習)的一段演説。
法國科學家證明了轉基因玉米可致癌?
真相:這是一則經常被用來説轉基因風險的網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網路上傳播。
兒童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發育?
真相:被篩選出作為藥物的抗生素都是專門針對致病菌的,並不傷害人體正常的細胞。之所以近年來強調禁止濫用抗生素,主要是因為耐藥菌株繁殖後在人群中傳播,一旦被感染,日後治療更加困難。另外,有些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對兒童有危害,醫生們一般都會儘量避免使用。
專家解讀】
偽科學迷惑性強危害大
@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劉曉勘:人們容易輕信並傳播科學類謠言的原因有四:首先,移動互聯社交工具是基於信任關係的傳播,容易因對方是好友等身份而輕信其轉發的內容。其次,“科學”流言往往是披著科學外衣的偽科學。內容中常有很多專業用語,有專家出場,尤其是一些國外專家出場,也包括引用一些國外科學期刊內容,看似引經據典,其實卻是移花接木、子虛烏有;或者是將科學上尚無定論的多種意見中的一種拿出來,作為絕對正確的一方面進行傳播。再次,“科學”流言的內容一般是養生保健、大氣霧霾和食品安全等大眾關心的話題,很容易引起關注。最後,“科學”流言反覆傳播,即使已被科學界和傳統媒體辟謠,仍會“死灰複燃”,在網路上反覆出現,很多人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客觀上存在“三人成虎”的效應。這類謠言一是有直接危害,引導錯誤行為,擾亂了生活生産秩序。例如一些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可能直接對一種食品或一個企業、一個産業造成嚴重傷害;二是有間接危害,降低了大眾的科學素養,這種狀態延伸到其他領域,危害更大。
@中山大學教授張志安:科學類謠言更容易迷惑人的原因在於:無法靠常識去識破,如果搜索以往的辟謠資訊又不容易立即識別。
綜合北京日報 人民日報
網友快評】
@心絮sj:那是不是説又可以吃泡麵了?
@天天5號線:對號入座,雖然沒都信,但也被有的流言忽悠了。
@什錦牡丹:微信朋友圈中經常能看到各種轉發的偽科學,一般直接忽略。
@小紅:還是應該加大辟謠平臺的認知力度,同時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
@玲子:其實還是很多人的“不知”,造成了流言的傳播。
@英子的小菜園:微信上的確有很多東西,是多年前的傳聞,只不過換了個標題。相信傳言,不相信科學,説到底,還是自然知識的貧乏。生活由細節構成,糾結于社會、人生,不如完善自我,培養批判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