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能過剩背後,找準轉型中安置職工的“鑰匙”
- 發佈時間:2015-05-11 07: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化解産能過剩,事關經濟發展全局,既是關係産業結構調整成效的經濟問題,也是十分複雜的民生問題。
在産能過剩的衝擊下,産品供大於求,企業日子很難過,地方的稅收上不來。從這個角度説,地方政府和企業應該都有化解産能過剩的動力。
不過,在龐大的過剩産能背後,關聯著規模不小的就業人口。化解過剩産能,意味著要打破端在上千人甚至上萬人手中的飯碗,讓他們謀求新的出路。恰恰是這一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問題,成了化解産能過剩的“攔路虎”,也是企業和政府面臨的最大的考驗。
正因如此,在化解産能過剩的過程中,往往出現“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儘管中央對於化解産能過剩問題十分重視,相關文件也陸續出臺。不過,一些地方在落實化解産能過剩政策的過程中表現不積極、行動不到位、為官不作為,甚至打著化解過剩産能的幌子,大肆增加新的産能,導致過剩産能越化解越過剩,也使化解産能過剩成為一道看似無解的大難題。
作為傳統工業重鎮,唐山市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産基地,壓減鋼鐵産能和焦炭産能的任務十分繁重,而其背後關係到勞動力的安置和再就業壓力更是不小。僅壓減鋼鐵産業産能一項,就將直接影響從業崗位6.8萬個、間接從業崗位34萬個。
為了解決職工安置問題,讓廣大職工能夠順利端起新飯碗,唐山市謀劃出了保、換、找、增等四大方案。這些方案,既突出了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價值,使企業在吸納勞動力就業中發揮作用,又注重發揮好政策機制的作用;既做到使下崗勞動力在不同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又努力幫助勞動者在更多新興的中小企業找到新飯碗。正是這些多管齊下的辦法,保證了唐山市在壓減産能的過程中就業保持基本穩定。
長期以來,我國在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領域都存在著嚴重的産能過剩。要讓壓減過剩産能不停留在文件上,關鍵要探索出科學合理的産能退出機制。而這一機制的重要方面,就是解決好職工安置問題。
唐山市的探索和實踐生動地説明,建立科學合理的産能退出機制,既要依靠市場的力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特別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職能轉變,讓“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相得益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準轉型中安置職工的“鑰匙”。(經濟日報記者 林火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