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齡寶:做大健康産業的潛力股

  • 發佈時間:2015-05-11 00:32:1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山東禹城一家以功能糖的研發、製造、方案服務為主業的科技公司--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恰恰屬於後者。從科研起步、上市融資,到現在的科技、金融、産業融合發展,保齡寶董事長劉宗利對食品原料産業的理解與經驗頗有獨到之處

  日前,“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通過,從今年10月1日開始,全程可追溯的監管鏈條、法律環境將得以完善。

  隨著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食品安全問題的源頭——食品原料産業,由於長期存在著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獸藥、生長調節劑等問題,將面臨巨大挑戰與轉型陣痛,而從事食品配料、立足科技創新的企業以及全産業鏈型企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

  創新推動功能糖産業崛起

  功能糖,即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纖維、功能性糖醇等幾種具有特殊生理功效物質的統稱,具有低甜度、低熱量、難為人體消化酶所分解,高選擇性增殖腸道有益菌,提供營養、促進和改善人體生理機能的作用。

  劉宗利1997年創立保齡寶之時,功能糖在我國還屬於新産品、新技術、新應用。就在當年,保齡寶恰恰收穫了第一項科技成果——低聚糖的工業化生産及應用。“當時我們通過了中科院組織的國家級鑒定,也正是因為這一項成果,才為保齡寶後來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劉宗利介紹説。

  然而,與眾多科研起家的民營企業一樣,擺在劉宗利面前的還有兩大難題:啟動資金以及成果轉化問題。

  “公司創立之初,我們也遇到過資金困難,啟動資金都沒著落。”劉宗利坦言,因為項目不成型,經營環境也受諸多限制,根本不可能得到銀行支援,於是公司上下就只能掘地三尺、從最原始的融資方法著手——公司裏一些老一輩的工人甚至拿出了留著養老的錢、預備看病的錢、給兒子娶媳婦的錢、嫁姑娘的錢。

  這種情形下,劉宗利一方面很感激,但是也面臨著巨大壓力。“當時有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壯感,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劉宗利説,“後來,因為我們做的是健康産業、朝陽産業,又是新技術、新産品,政府從中看到了産業價值,銀行從中看到了企業潛力。”

  1998年,山東省提出高技術産業化,保齡寶的低聚糖擴産項目獲得了2450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銀行也提供了配套貸款,“融資難”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另一方面,保齡寶如願收穫資金以後,成果倘若不能轉化成實際盈利的産業項目,資金也很快會捉襟見肘。正如劉宗利所説,科技本身沒有價值,只有應用才産生價值。如果科技成果被鎖在櫃子裏,其實就是時間、資金、人才的浪費。

  “科研成果轉化成功率普遍較低,但我們對功能糖的産業化始終抱有信心,因為國外已經得到成功應用。”劉宗利表示,具體而言,保齡寶的做法是,每一個課題、每一個項目都有明確的目的和目標,無論自主創新、聯合創新還是消化吸收後的再創新,一切都以實際、實用、實效為原則;此外,從單一低聚糖到産品,逐步延展到臨床營養、強化營養、休閒營養、運動營養、動物營養五大系列,讓每一次創新都能夠催生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豐富産品線,拉長産業鏈,而且核心技術全部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

  數據也驗證了方向的合理性:保齡寶2007年度總營收達到4.14億元,2008年更躍升到5.37億元,凈利潤也增長了34%。“所以最終保齡寶2009年順利上市,並沒有經歷多少曲折,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劉宗利欣喜地説,“從確定上市計劃到推進實施,我們緊緊抓住投資者及廣大股民的心理需求,以潛力股定位,專注于功能糖的研發與製造,做到戰略定位清晰、核心業務突出、盈利模式明確,通過彙報、交流以及巡迴路演,做足了健康産業未來發展的文章。”

  加速期貨市場與實體融合

  上市是一個新的起點。不過,保齡寶上市之後,劉宗利還有更大的責任要承擔,也有更多的難題要解決,比如原材料價格問題。

  2014年,受主要原材料玉米、玉米澱粉價格階段性大漲,保齡寶産品製造成本急劇攀升,毛利下降。由於其部分産品採取的是市場競價策略,以保持市場份額,利潤空間大大壓縮,同比下降近四成。

  對此,劉宗利正在推動的創新解決方案加速推進期貨市場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程度。在期貨期權市場中,持有期權的人可以按照約定價格在未來某一時點購買原材料,從而對衝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這正是劉宗利所希望的。

  通過不斷努力,保齡寶在去年11月已被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為玉米澱粉期貨交割廠庫,目前正在著手交割庫、國儲庫、保稅庫“三庫同建”及功能整合。

  “開展套期保值,促進實體經濟與期貨市場相融合,是我國企業整合資本鏈、産業鏈、生態鏈的重要途徑。”劉宗利分析説,保齡寶擁有玉米—澱粉—澱粉糖—生物多糖的完整産業鏈,並與國內外上下游企業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借助國家期貨交割新品種的上市,公司實現了現貨業務、期貨業務和廠庫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打通了産業上下游關係,豐富了功能糖産業鏈平臺服務內容,有效保障産業鏈業務健康快速發展,增強了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與此同時,保齡寶緊緊抓住國家關於開展競爭性建倉試點工作的有利政策,積極申請建立國家糧食儲備庫,目前已基本完成,保稅庫還在申報中,相信很快就會有好的結果。在劉宗利看來,通過“三庫”建設,集玉米採購、存儲、加工、貿易於一體的全生態鏈模式即將形成,將為保齡寶經營帶來新的活力。

  但由於該項業務是金融領域最具創新性、最複雜的工作,期貨市場的成熟穩健發展的美好願景,依舊任重道遠。

  “宏觀經濟增長乏力,大宗商品持續熊市,國內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農産品價格市場化、油氣電市場化改革等因素疊加,企業的生産經營風險加大,急需充分運用衍生品市場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劉宗利表示,但一方面企業對於衍生品市場和風險管理的認知還不夠充分、缺乏專業的人才和團隊、普遍資金壓力較大;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內衍生品市場儘管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目前企業可以運用的衍生品工具只有傳統的場內期貨和去年剛剛出現的場外期權,難以充分滿足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的多樣化需求。

  為此,劉宗利多次建議,國內交易所應儘快推出各種商品期權尤其是農産品期權,加大對企業風險管理工具的培訓力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並在交易所標準期權之外加大對場外期權的扶持力度,滿足實體企業的個性化風險管理需求,多方位的服務三農經濟以及其他實體企業的發展。

  期貨市場之外,當前正值國家全面深化銀行業改革開放的大背景,銀監會也支援民間資本多渠道進入各類銀行機構,保齡寶則將出資8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禹城市保齡寶民間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公司管理對外股權投資以及開拓資本運作業務的平臺,推進産業與資本融合發展。

  不過,劉宗利也坦言,在金融方面,銀行是專門機構,雖然保齡寶2013年增資禹城農商行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但作為一家企業,生産經營是本行,在開展金融業務時,關鍵是找準定位和價值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把優勢放到最大,把劣勢壓到最小,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下拓展業務,創造價值。

  夯實未來大健康産業之路

  保齡寶上市5年以來,累計現金分紅超過5132.56萬元,佔公司凈利潤的25.13%,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現金回報。但劉宗利還希望能更多分紅,特別是這關乎于他心目中的大健康事業。

  “當前,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一方面是産能嚴重過剩,一方面又有很多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健康是人的根本需求,也是永恒需求。”劉宗利表示,近年來,功能食品大眾化,大眾食品功能化成為一種趨勢,功能糖産品以其實實在在的健康功效被更多的人所認知,也帶動了食品行業轉型升級。

  數據顯示,包括保齡寶在內的禹城5家功能糖企業今年一季度表現突出,共實現利潤4958萬元,同比增長26%,坐實了“中國營養健康産業城”的稱號。實際上,現行的低聚異麥芽糖、果葡糖漿等國家標準,就是由保齡寶公司組織起草,由國家標準委批准發佈的,代表了行業的最高水準。

  “但這些數字只代表過去,我們還應當把眼光放長遠,為迎接新挑戰做好充分的準備。”劉宗利表示,譬如當下個別企業忽視品質問題引發消費者的信任危機,隨著國家監管越來越嚴格,“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作為食品生産企業,保齡寶把食品安全作為高於資金資本資源的核心要素,始終堅持品質第一的經營方針,通過全過程、全環節、全要素控制確保食品安全,並致力於用營養健康的食品配料和方案應用帶動産業鏈上下游轉型升級,打造舌尖上的安全、健康和幸福。”劉宗利如是説。

  在創新方面,劉宗利也有了更多的門道。目前已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江南大學、山東大學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地聯合工程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泰山學者崗位等科研平臺,建立了集實驗室技術、小試、中試、孵化、擴出、工業化、産業化于一體的創新體系。其中,基礎性研究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專業機構,企業自身則側重於工程技術和應用研究,面向市場和客戶提供系統化的問題解決方案,為科技與市場的對接架起橋梁,實現對科研價值的體現與放大。

  “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但沒有人願意與自私自利者結伴而行。”劉宗利説,“我只是科技創新道路上的一名實踐者,不敢自稱科學家。但作為一名製造服務型企業的科技工作者,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圍繞需求做好創新産品的應用研究,突出功效和應用方案設計,追求商業之美。”

保齡寶(002286)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