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大代表劉宗利:應發揮食鹽營養載體的作用

  • 發佈時間:2015-03-03 16: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食鹽加碘’項目曾在改善公眾營養健康狀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將食鹽作為一種載體實現營養干預是完全可行的。”兩會在即,全國人大代表、保齡寶董事長劉宗利在接受大公網採訪時表示。

  資料顯示,食鹽不僅是現代餐飲中最為常見的調味品,而且提供生命所必需的鈉、氯等礦物質,而鈉離子和氯離子是人體細胞活動所需要的重要化學能物質。但現代醫學證實,很多現代慢性病如高血壓、腎病、上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等,都與用鹽過多具有正相關關係。劉宗利舉例稱,吃的東西過鹹,會刺激胃黏膜進而導致胃癌,用鹽過多血管會過早老化,吃鹽過多還有可能引發睡眠猝死、加重糖尿病等。

  近年來,兒童患高血壓的情況越來越多,除與肥胖有關外,報道稱在嬰兒時期吃鹽過多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據悉,國務院辦公廳去年發佈的《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曾提出,“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模式,控制高能量、高脂肪、高鹽飲食,降低營養性疾病發病率”。

  在劉宗利看來,健康是民生之本,也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和重點強化的領域。除了保證食品安全之外,科學膳食、合理營養更是必然之選。他認為,低鹽飲食已是大勢所趨,而食鹽作為家庭必備品,在發揮營養載體功能上具有獨特優勢。為此,他提出如下三點建議:

  一、研究開發食用鹹味劑。愛吃鹽的本質是愛吃鹹。對於廣大公眾來説,一是改變長期形成的口味習慣並不容易,要想得到口味上的滿足,只能靠多用鹽。此外,實現低鹽飲食過程中,每天6克鹽的用量也很難把握。必須要開發對人體無害的鹹味劑,與現有低鈉鹽配合使用,以滿足不同的口味和健康需求。同時可以衍生出無鹽食品,為特殊人群提供健康服務

  二、研究開發食用高鈣鹽。由於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的影響,缺鈣是國人具有的普遍性一種現象。科學證實,嬰幼兒的智力發育慢、長牙慢、O型腿或X型腿等,青少年的免疫力下降、手腳抽筋、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中年人的便秘、皮膚問題、抽筋,胸骨疼痛,灰指甲等,老年人的腿疼、腰椎、關節痛、頸椎疼痛、牙齒鬆動、脫落、明顯的駝背、食欲減退、消化道潰瘍、失眠多夢、煩躁等,都與缺鈣有關。以食鹽為載體加鈣,可保證人們利用一日三餐持續補鈣,改善生命品質。

  三、研究開發食用功能鹽。近些年來,我國功能性食品配料産業獲得長足發展,而且這些功能性配料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經通過科學證實和國家認可。將功能性配料加入食鹽,實現食鹽功能化,是推進公眾營養改善行動的又一條嶄新而又重要的途徑,與前期開展的食鹽加碘、醬油加鐵等健康工程互為補充,必將在公眾健康改善中發揮巨大作用。(記者 李曉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