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Fablab關於創客的那些事兒

  • 發佈時間:2015-05-11 00:32:1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週六晚上7點是Fablab開放夜,位於上海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一間工作室總是擠滿了各路人馬,他們都是發明創造的業餘愛好者。

  走進Fablab實驗室,3D列印機、虛擬眼鏡、智慧車鎖……各種設備和模型令人眼花繚亂,腦洞大開。

  Fablab是一個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比特與原子研究中心發起,如今在全球廣泛開展與流行的新型微觀裝配實驗平臺。Fablab O-Shanghai是建立在開源背景下的中國第一個開放創造實驗室空間,是一個基於教育,向外開放到社區,並不斷探索商業模式可能性的新型創客空間。

  作為Fablab O-Shanghai的創始人,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青年講師丁峻峰一直在為他的夢想田地耕耘。“在中國,很多學校不缺設備,關鍵是如何能將實驗室開放起來,讓學生或者外來社區的製造者能在這裡將夢想‘製造’出來。‘開放’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方法,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思維機制的指導下迅速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全制’開放實驗室。”

  丁峻峰希望利用其在同濟大學的經驗,讓更多的學校將現有的實驗室開放出來,聯合企業、製造業,形成一片創意沃土。

  丁峻峰介紹,同濟大學工業産品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在Fablab平臺上,利用畢業設計的過程,對接資源和市場。他們在這裡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組合團隊,在這裡解決技術問題,學會講故事、做廣告、上眾籌平臺。

  起初,丁峻峰只是帶領著幾個自己學院的學生,“他們對這個事情完全不了解,一切都是基於對我的信任。”按丁峻峰的話來説,他都記不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團隊中有了同校其他係的學生,再之後,志願者隊伍中加入了來自社會的力量。

  崔宇旗同學就是丁老師所帶團隊的元老級人物,目前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在Fablab負責運營工作。

  “在創建Fablab之初,我們遇到過很多挫折和挑戰,遭到很多老師的反對和教授的質疑。”崔宇旗和她的小夥伴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一件很莽撞的事情,“是不是我們太業餘了。”

  隨著同學們的相繼退出,崔宇旗發現整個團隊只剩下她一個人,這反而堅定了她要做好Fablab的決心。在不斷地努力下,團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援,學校也提供場地以及器材設備的經費報銷。終於,Fablab在2013年成立。

  如今,除了導師和志願者,Fablab的核心成員穩定在12到15名。作為核心成員之一的“技術宅”“理工男”沈思旸幾乎每週六都會出現在Fablab開放夜。

  沈思旸是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從小就愛動手搞小發明。別看才念大二,他和Fablab的幾個小夥伴曾在2014年“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中憑藉“智慧車鎖”獲得二等獎。“智慧車鎖”通過智慧手環或者手機感應進行藍芽識別,人一踩上車,車鎖就能自動解開。

  比賽結束後,“智慧車鎖”還走了上海創新創業計劃項目,不僅獲得一等獎,還拿到一筆數額可觀的基金,甚至還有一家智慧自行車公司希望洽談合作。

  除了“智慧車鎖”,Fablab團隊還曾經做過一個可伸縮的衣架,利用手機應用進行遙感,下雨時就可以遙控衣架,防止衣服淋濕。“也許你會覺得,這很有趣,可是既不現實,也不能帶來什麼價值和利益。”崔宇旗説,“但是我們獲得了AVOS駭客馬拉松的一等獎和最佳創意獎。參加比賽的有很多專業的工程師和創客,和他們相比我們都是非常業餘的一群孩子。”

  “業餘真的可以創造出你所意想不到的事情。”崔宇旗在總結Fablab從萌芽到成熟的過程時感慨地説,“很多人其實都有過發明創造的想法,因為覺得業餘而選擇放棄。去尊重你的業餘吧,因為你真的能夠做出一些什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