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帆水母” 集體自殺為哪般?

  • 發佈時間:2015-05-08 02:18: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大量藍色水母擱淺美國西海岸,猶如鋪上一層厚厚的地毯將海灘染成奇異世界。這種水母是“帆水母”,據稱約有十億隻密密麻麻地擠在海灘上,其中大部分已經死亡。

  4月裏的連續幾週時間,美國西海岸沙灘上都出現了成千上萬神秘浮游物。它們身體透明,呈藍紫色的傘狀,看上去黏糊糊一片。據估計,浮游物的總數超過了十億隻,它們密密麻麻擁擠在海灘上,其中大部分已經死亡,剩下的也都奄奄一息。

  這些神秘浮游物是什麼?它們為何要集體上岸自殺呢?

  ——驚現—— 浮游物原來是“帆水母”

  最早發現這些神秘浮游物的,是美國西海岸當地一個叫凱勒的漁民。數周前的一天早上,凱勒來到海邊,突然發現沙灘上躺著一大片藍色的東西,走近一看,這些東西滑不溜秋,樣子像水母,但跟常見的水母又不完全一樣。它們祼露在沙灘上,大都已經死亡,而在不遠處的海邊,海浪還在源源不斷地將一波又一波的浮游物送上岸來。

  此後數周,海灘上的浮游物越來越多,它們不但在西海岸出現,而且加利福尼亞海岸也有了它們的身影。據估計,這些浮游生物的總數達到了令人驚訝的十億隻。經過專家辨認,小傢夥們的身份也得到了確認。

  原來,這些長相奇特的小精靈是水母的近親,它們的學名叫“帆水母”。

  水母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水生動物,六億五千萬年前便出現在地球上,比恐龍的年齡還要大,是貨真價實的“活化石”。

  水母的種類有250種之多,它們出現的範圍很廣,無論是熱帶海洋還是溫帶海洋,也無論是淺水區還是百米深的海洋,有時甚至淡水區都能看到它們的影蹤。大部分水母體形優雅,長相漂亮,而“帆水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只“帆水母”大約7到10釐米長,身體呈亮藍色,長有充氣帆狀浮囊,在海面上漂浮時,這些浮囊像一面面白帆豎立起來,它們也因此得名“帆水母”,也有人稱它們為“順風水手”。

  “水手”們可謂是不折不扣的游泳健將,它們禦風而行,順水而上,在茫茫大海上無所畏懼地前行、尋找食物,小日子過得悠哉遊哉。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小精靈竟然聚集在一起,前赴後繼,一批又一批涌上海灘自殺來了。

  ——猜測——

  猜測一:集體“相親”迷失方向?

  有人認為,“帆水母”上岸自殺是因為迷失方向,而導致它們迷失方向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大規模的集體“相親”活動。

  “帆水母”生兒育女的方式很特別,它們常年累月漂浮在海洋上,每當要繁殖後代時,成年“帆水母”便會發芽複製出極小極小的水母體。這些小水母是大水母的縮小版,它們被複製出來後,便會慢慢沉到海下2000多米處成長髮育,並産生精子和卵子進行繁殖。

  有人認為,4月海水溫度升高,“帆水母”們春心萌動,為了繁殖下一代,它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熱熱鬧鬧地組團“相親”。“結婚”儀式結束後,小傢夥們興奮過頭,分不清東南西北,誤打誤撞涌到海灘上,最終為愛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不過,這種説法並不靠譜,因為就算有個別“帆水母”被愛情衝昏頭腦,但不可能所有的“帆水母”都會跟著犯錯。更重要的一點是,“帆水母”號稱“水手”,已經在地球上“混”了六億多年,如果動輒便成千上萬死亡,那它們可能早就滅絕了。

  猜測二:大型魚群追殺?

  排除了“帆水母”自身的因素,那麼會不會是魚群追殺造成的呢?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生存法則面前,弱小者往往會被比自身強大的對手吃掉。海洋中強大的獵手不計其數,這其中以魚群最為恐怖。大型魚群的數目有時可達數千萬隻甚至上億隻,它們所過之處,浮游生物往往被掃蕩一空。作為浮游生物的一種,“帆水母”會不會也是受到魚群追殺或騷擾,慌不擇路逃到海灘上來的呢?

  事實並不是這樣。“帆水母”雖然是浮游生物,外表看上去柔弱嬌小,可它們並不是好惹的角色:“帆水母”的傘狀身體下長著觸手,上面佈滿了刺細胞,這些細胞像毒絲一樣能夠射出毒液。依靠這些觸手自衛,不但一般的魚類不敢攻擊,就是鯨、鯊魚等海洋霸主,也對“帆水母”們敬畏三分。

  猜測三:風暴潮襲擊?

  那麼,“帆水母”上岸會不會是風暴潮造成的呢?

  颱風引起的風暴潮十分可怕,最大的風暴潮,可以在海面上千公里範圍內掀起巨浪,即使最小的風暴潮,也可以在幾十公里範圍內興風作浪。浮游生物一旦遭遇風暴潮,逃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狂暴的大風和怒吼的巨浪,會將它們送到海灘上煎熬至死,或者直接摔得粉身碎骨。

  不過,這一死亡規則對“帆水母”並不適用。因為它們天生有一種應對風暴潮的本領,風暴潮來臨之前,這些小精靈會能提前感知到,並趕緊放掉浮囊中的氣,沉入海底,從而躲過生死大劫。

  所以,風暴潮的説法並不可靠,而且在“帆水母”大批上岸的這段時間內,當地並沒有颱風出現。

  ——真相——

  近海水溫升高所致

  有專家經過考察後認為:導致“帆水母”集體自殺的原因,是近海水溫升高。

  當近海水溫升高後,喜歡溫暖的“帆水母”就會從深海的海面上趕來,它們攜妻帶子,呼爺喚娘,高高興興地聚集在近海覓食。令它們意想不到的是,這時風向突然發生了變化。

  一般情況下,初春近海一帶氣溫比海面上低,風一般從陸地吹向海洋。但近段時間,由於近海溫度異常升高,風向這時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身——從海洋吹向陸地。在這股不期而至的大風襲擊下,“帆水母”徹底亂了陣腳,被吹得身體打轉,失去了控制方向的能力。

  在大海上,它們還能沉入深深的海底躲避風暴襲擊,但在近海卻無法逃過風浪,只能眼睜睜地被吹到沙灘上。一旦上岸,它們水晶般透明的身體就會幹掉,皺成一塊塑膠,並很快死去。

  那麼,近海水溫驟然升高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據分析,這是因為在全球氣候變暖大環境的影響下,今年當地春季氣溫回升較快,倒春寒較少發生;再加上陸地氣溫回升快,排入近海的河水溫度也較高,這些因素都導致了近海水溫的異常升高。

  稿件來源:蝌蚪五線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