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南:電聯專家、遙感監測、網銷平臺一個不少

  • 發佈時間:2015-05-08 02:19:2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找專家,一個電話就搞定;看生長,大田物聯網系統觀實時;跑銷售,網上平臺降成本——中國農業大省河南站在了“網際網路+”風口上,古老的傳統農業開始因資訊化而時尚靚麗。

  12316讓農技服務更貼心。春季是大棚採摘的黃金期,但永城市侯嶺鄉農戶老李種的15畝大棚草莓個體小、口感差,部分果實出現畸形。情急之中,他撥打12316農業服務熱線諮詢,鄭州市農業專家喬小金告訴他用什麼藥、怎麼管理,很快就好起來了。老李高興地説:“12316是俺們種田的好幫手!”河南省農業廳市場與經濟資訊處處長薛紅説:“近兩年,河南省把12316成功植入各鄉鎮的資訊服務站和區域農技推廣站,幾年來,專家支援次數達324萬次,日均呼叫3380人次以上。”

  漯河市農技推廣員劉社芳介紹,農技人員根據測土配方施肥,只需坐在農技區域推廣站內輕點滑鼠,就能控制水肥的開關和施用量,比大水漫灌和撒肥節省15%左右。鶴壁市高標準糧田示範方內,“星陸雙基遙感農田資訊協同反演技術”使得糧食高産創建全區域農情監測資訊化、數字化和可視化。“農技人員通過電腦,就能監測到幾公里外大田作物的生長情況,系統觀測範圍在10釐米至1米,連作物葉面上的蟲卵都能看到,可以更加精準、有效地指導農民科學種田。”鶴壁市農業局局長金志廣説。

  河南省農科院曾對“作物生長遠端感知系統”項目示範區小麥進行了對比試驗,示範區平均比非示範區畝均增産26公斤、節約化肥成本30元。鶴壁市建設大田智慧物聯繫統後,農業資訊化在科技進步貢獻率中所佔比例達15%以上。

  電商平臺助農民“買全球、賣全球”。目前,河南省已建成村級資訊服務站727個,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980萬元。全省各地農業企業及農民合作社,也紛紛試水電商、微商等流通新業態,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河南萬莊化肥集團建立電子商務平臺,聯繫國內大中型農資企業近100家,建立鄉鎮網商近3000家,年銷售收入10多億元。最近,扶溝縣已與全國最大農産品電子商務平臺一畝田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開始試驗“網際網路+蔬菜”的融合創新銷售模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