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省力推首臺套保險補償

  • 發佈時間:2015-05-07 03:29:2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杭州5月6日訊

  記者 劉樂平 通訊員 岳煥

  “首臺(套)”一直以來都是工業領域的焦點。前不久,與之關係密切的保險補償機制也出臺了——由財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保監會三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這是中央財政首次對工業領域實行保費補貼。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南方片區項目對接會上獲悉, 2013年,浙江就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工作,首次試點,安排了70萬元財政資金撬動了裝備産品累計高達1.11億元的保險金額。目前,首臺(套)産品保險已發生出險案例,保險公司已經賠付了用戶保險金額63萬元,目前還有105萬元的報損正在受理之中。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首臺(套)保險補償機制的推行,將加快新産品市場推廣,助力浙江製造新産品儘快向精品、名品邁進。

  首臺(套)市場難認

  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用戶不敢、不願用首臺(套)已是公認的“老大難”問題。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鐘至今都記得多年前的一次失敗經歷。那是2005年前後,玉環縣一個百萬千瓦超臨界電站鍋爐給水泵汽輪機項目招標,在技術並不輸于跨國企業的情況下,杭汽輪被“業績”這個硬杠杠擋在了門外,最終項目由日本三菱公司中標。“大型首臺(套)裝備特點之一就是沒有經過實際投産使用,一旦遇上硬門檻就跨不過去。”

  與國外企業平分“全球空分行業第一單”(神華寧煤12套每小時制氧10萬立方米空氣分離設備)的杭氧也有同樣的苦衷。“還記得當初商務談判就進行了7輪,每一次都很艱難。”杭氧銷售負責人回憶,從拿到標號起,整整5個月耗在漫長的談判上。“從某種程度上,我也理解用戶,畢竟投資大,週期長,萬一齣問題損失極大。相對跨國公司,我們以前沒有這方面的業績。”

  裝備製造企業屢屢遭遇首臺(套)産品因業績空白帶來的困擾,這幾乎成了我省裝備製造企業繞不開的“成長煩惱”。業內專家分析,首臺(套)應用難,究其原因:一是用戶尤其是決策者對使用首臺(套)顧慮較多,擔心設計製造達不到技術要求,影響正常生産,受到責任追究;二是招標中存在歧視性條款和潛規則,致使首臺(套)裝備在市場競爭中長期處於劣勢地位。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感受到國産首臺(套)産品面臨的最大困難已不僅在於攻克技術難關,更在於獲得市場認可,尤其是打消早期用戶的顧慮、獲得訂單是重大技術裝備國産化最難突破的環節。”省經信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説。

  為破解這一瓶頸,國家已經在一些特定領域通過多種方式從需求側加大了支援和引領。“從國際經驗看,對廣泛的商用領域用戶,大多數國家通過商業保險機制分擔用戶風險,從機制上解決用戶使用問題。”上述專家表示。

  作為全國首批試點的省份之一,2013年,浙江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鼓勵裝備企業為首臺(套)購買保險,由財政補貼一定比例的金額。産品一旦出現問題,損失由保險公司賠付。

  浙江還打破了“誰投保誰受益”的傳統模式,採取生産方投保,購買方受益的做法,最終將政策效力傳導到用戶。

  保險公司風險高

  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的大型風電發電設備製造企業,主要從事大型並網型風力發電設備的設計、生産和銷售,曾研製了國內第一台並網型風力發電機組,開發了第一台商用並網型風力發電機組,並最早實現風電機組控制系統國産化。近年來,運達風電成功開發了750KW、800KW、1.5MW、2MW和2.5MW風力發電機組,其中,1.5MW、2.5MW機組分別獲2010、2011年度浙江省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省內首臺(套)證書。

  隨著新品不斷面世而浮出水面的棘手問題是,風電項目和機組安裝數量大幅增加,現場機組維護成本也相應增加,一旦齒輪箱、發電機、葉片等大部件出現故障,需要採取返修、更換等維修措施時,故障恢復成本極其高昂。按照銷售合同相關約定,項目在質保期內(一般3至5年),風電機組出現品質問題産生的費用基本由企業承擔。

  尋找破解之策,除了全面提升品質之外,運達風電自2010年開始,相繼與華泰財産保險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德清支公司簽署了《保險協議書》,投保産品品質保證保險。“這實際上是將質保期內風電機組品質問題風險進行轉移,降低了故障恢復成本。”公司董事長楊震宇説。

  保險對開拓市場起到了明顯作用。2014年,運達風電僅新開發的2MW系列化機組就獲得大量訂單,累計中標605台。公司銷售收入逐年穩步增長,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22.5億元,2015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5.6億元。

  便利了企業的同時,這一新險種也在考驗著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經營風險較高,首臺(套)産品普遍缺乏風險測算數據導致保險公司在保費測算上不夠精準,第一家開展試點工作的人保浙江分公司已出現了賠付金額超過保費金額的情況。

  中國人保浙江分公司責任保險事業部業務主管楊敏麗告訴記者,截至到2014年,公司總共承保了16個項目,收到保費160萬元,但賠付金額已經達到了168萬元。“因為是首臺套,風險比較大。”

  楊敏麗説,保險業裏有一個“大數原則”,投保企業越少,虧損概率越大。當時,省裏給出了50%到80%的保費補貼,估計投保的企業不會少,但最後結果還是低於預期。“企業怎麼説也要負擔20%到50%的部分保費,在投保積極性上比我們預計的要差一點。”

  覆蓋面還要擴大

  2013年發生保費73萬元,2014年發生保費270余萬元,2015年年保費將達到300余萬元。這是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這幾年的保費,隨著公司産業化規模的擴大,保險總費用也在逐年增加。

  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震宇説,希望保險公司能針對行業特點,適當降低保險費率,簡化理賠流程,提高及時性,同時也希望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能擴大範圍,使企業後續開發的系列化新産品也能享受到針對首臺(套)的政策。

  據了解,我省能夠享受到首臺(套)保險補償政策的裝備企業僅有200余家,相比于全省一萬多家裝備規上企業而言,覆蓋面較窄。

  對此,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各種途徑,進一步擴大保險補償覆蓋面。首先是鼓勵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不斷加強市場調研,創新保險産品,合理制定保險期限和保險費率,針對不同類型的首臺(套)産品設計差異化的保險方案,不斷滿足不同企業個性化的保險需求。

  對於符合工信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的産品,積極申報國家補貼;對於不在工信部目錄中,但是我省特色優勢的單機和高端零部件産品,鼓勵其享受我省補貼政策。通過國家和省級兩次首臺(套)保險補償政策,擴大企業受惠面。

  不僅是首臺(套)産品, 保險有望進一步拓展到其他領域。“保險對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推廣産品具有重要作用,在實現首臺(套)産品保險補償試點工作基礎上,我們將總結經驗,探索將保險機制引入到我省省級工業新産品等領域,加快新産品市場推廣,助力浙江製造新産品儘快向精品、名品邁進。”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 連結

  首臺(套)是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簡稱。首臺(套)是指經過創新,其品種、規格或技術參數等有重大突破,具有智慧財産權但尚未取得市場業績的首臺(套)或首批次的裝備、系統和核心部件。其中首臺(套)裝備是指在用戶首次使用的前三台(套)裝備産品;首批次裝備是指用戶首次使用的同品種、同技術規格參數、同批簽訂合同、同批生産的裝備産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