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北承德:華北天然氧吧

  • 發佈時間:2015-05-06 08:30:38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到承德,深呼吸。

  “我們這些老人在這裡,呼吸新鮮空氣、享用綠色食品、感受田園氣息,真是越活越精神”。春風送暖,鳥語花香。走進河北承德興隆縣平安堡鎮楚榆溝村,一群來自北京、天津的老人正在一起排練歌舞,聽説筆者在採訪,便圍上來紛紛稱讚,“這裡的生態環境太好了,好山好水好空氣,白天走出去爬山、畫畫、攝影,晚上唱歌、跳舞、打太極拳,真像是一種‘世外桃源’的生活。”

  生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天藍、地綠、水凈、氣爽的承德,不僅擁有5個國家級、9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還有9個國家級、10個省級森林公園,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被譽為“華北綠肺”。

  到承德“吸氧”,“氧”從何來?目前,承德是華北地區最綠的地方,森林覆蓋率高達56.7%,3360萬畝森林每年吸收1.2億噸二氧化碳,向大氣輸送1.1億噸清潔氧氣,被譽為“天然氧吧”。2014年,承德市區PM2.5濃度年均值為每立方米52微克,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49天,在京津冀13個城市中排名第二位。

  承德生態建設有重大轉機是在2003年。據了解,承德在河北省率先啟動生態市建設,做出了建設“華北最優、全國知名”的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決定,並編制了《承德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大綱》,根據區域生態功能,將轄區劃分為2個生態區、6個生態亞區和27個生態功能區,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十幾年來,承德森林覆蓋率以每年1.4個百分點的速度遞增,構建起壩上防風固沙林、北部水源涵養林、中部水保經濟林和南部經濟林“四大林區”。據測算,林木蓄積量每增加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噸二氧化碳,釋放1.62噸氧氣。

  春暖花開,走進承德廣袤大地,那漫山遍野的多彩山花和嫩嫩綠葉,無不令人陶醉;漫步在山水林間,那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每年慕名而來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遊客年增長均在20%左右。2014年,全市接待遊客29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26%。

  為啥外地人對承德如此感興趣?這裡除了擁有避暑山莊及其外廟、金山嶺長城兩大世界文化遺産外,還有“華北最優、全國一流”的生態環境。在市區,那沿武烈河、灤河兩岸鱗次櫛比的高樓與濱河公園裏的青翠樹木,倒映在碧綠水中,形成了一幅有山有水、山水相依、美不勝收的奇麗生態畫卷,讓人們盡情享受著“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的生活。

  從市區南行30公里,就進入全國綠化模範縣——興隆。統計資料顯示,興隆森林覆蓋率65.76%,年降雨量800毫米、平均氣溫8.5℃,夏季平均氣溫22℃,比京津地區低10℃左右,是華北“熱海”中的一座“涼島”;260萬畝森林吸收二氧化碳1300萬噸,釋放氧氣1000萬噸;縣城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釐米5000個,山區達3萬—5萬個,每年空氣二級以上天數達352天,被評為“2014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

  “真怪了!現在的綠水青山這麼吸引人。”興隆縣平安堡鎮楚榆溝村黨支部書記王佔樹説:“以前都是鄉下人往大城市裏跑,為的是過上好日子。現在天津、北京大城市的人來鄉下買房居住了,圖的是啥?”“這裡的春秋氣爽、夏天涼快,白天看花賞果、心情舒坦,晚上睡覺不用空調都特別舒服……”來自天津的李女士説起楚榆溝村的好處,滔滔不絕,“頭頂蔚藍的天空、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伴著鳥語花香的生活,這在大城市都是奢侈的享受。”

  看到天津人來的越來越多,楚榆溝村幹部因勢利導,投資4200萬元開發了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的小戶型房産,以滿足紛紛而來的天津人需求。不到兩年就入住400多戶,當地人稱之為“天津村”。在承德,像楚榆溝這樣的村還有很多。目前,全市已達72個鄉鎮、182個村,建成休閒農莊、農家樂3649處,從事鄉村旅遊農戶5.5萬家,年吸引遊客349萬人次。

  為呵護好“天然氧吧”,承德關停污染企業、淘汰落後産能沒有“二話”。2013年11月24日,承鋼公司廠區內的一處40萬噸煉鋼轉爐系統被拆除。這套系統從1988年正式投産,20多年來共産鋼1000多萬噸,為承德經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當時,承德人很是心疼,但治污的決心很堅定。隨後,以治理“工業污染、燃煤削減、機動車尾氣污染、揚塵污染和油煙排放”為重點的“五大治理攻堅戰”打響。

  3年來,承德禁止各類污染項目1000多個,關停中小企業400多家。同時,加快實施生態防護林建設、污染源治理和生態産業發展等10個方面256個工程項目,總投資296.3億元。承德市委書記鄭雪碧説:“經濟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把過剩産能、單位能耗、污染排放減下來,將城市‘綠’色增上去。”

  經濟業態變綠了,生態環境更好了。在承德,植樹造林早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鄭雪碧形象地將植樹造林比喻為“綠色銀行”。他認為種樹就是存錢,造林越多,老百姓享受到的“生態紅利”就越高,“綠色福利”就越多。於是,“綠色銀行”遍佈百姓房前屋後,城鄉公路兩旁……

  在綠色發展的新時代,承德的綠色農産品也彰顯出獨特魅力。蘑菇、靈芝、蜂蜜和各類有機蔬菜、大米等農産品不出村就成了搶手貨。對這些“山珍”“野味”,遊客們“淘”得開心,村民自然也笑得合不攏嘴。(梁世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