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承德看京津冀“生態一體化”之難

  • 發佈時間:2015-01-27 04:42: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津冀三地,山水相連、空氣相通。當前,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生態應率先破題。為衝出霾伏,京津冀加強了區域合作。但是,水環境方面的生態一體化仍步履維艱。

  京津冀是我國最缺水的地區。多年來,河北持續向京津地區提供了大量優質水資源,北京通過“稻改旱”、生態水源保護林等項目,嘗試了橫向的生態補償。當前,在京津冀加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這一區域的生態補償應如何向深層次推進——

  “稻改旱”的收入缺口該怎麼補

  百里潮河川,兩岸稻花香。潮河是北京密雲水庫的主要水源,兩岸多年來以種植水稻為主,最高峰時水稻種植面積達12萬畝。為保證密雲水庫的水量和水質,2006年北京和河北簽署協議,在密雲水庫上游地區實行“稻改旱”工程,將高耗水的水稻改為玉米,涉及張家口的赤城、承德的豐寧灤平等地。

  翻山越嶺,來到潮河邊上的河北承德灤平縣代營子村。1250畝水稻田已經全部改種玉米,稻田邊一道道縱橫有序的水渠也已廢棄。老書記代守軍當年負責説服村民們進行“稻改旱”:“‘稻改旱’保護環境,既省水又減少污染。種玉米也省水省工,不用再插秧、除草,也很少打農藥。”

  稻改旱確實取得了顯著的環境效益,密雲水庫上游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共實施了10.3萬畝“稻改旱”,承德每年可節水3550萬立方米,張家口市赤城縣每年可節水2000多萬立方米,每年總節水量相當於5個多西湖。此外,“稻改旱”也為維護密雲水庫二類水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彌補“稻改旱”給村民們造成的經濟損失,北京和河北建立了橫向的生態補償機制。2007年,補償標準是每畝450元,2008年提高到550元,北京每年補貼給張家口承德6000萬元。代營子村會計代國玲説:“現在種水稻和種玉米的損失一畝地要差900元左右。原來種水稻,一畝能産1000斤,大概能賣3元一斤。種玉米每畝大概産1200斤,但是只能賣到1元一斤。如果扣除掉種水稻的化肥等投入,再加上一畝補貼550元,也還有400元左右的缺口。如果能夠把補償標準提高到八九百元就好了。”

  除了標準偏低,更讓村民們憂心的是2016年“稻改旱”補償就到期了。“‘稻改旱’不能越改越窮。現在村裏584人中將近200人都出去打工,種地的多是老人,玉米的收入是他們主要經濟來源。老兩口種玉米加上補貼,一年收入能有四五千元。但是,如果斷了補貼,就只有兩三千,賣玉米的錢都不夠吃飯。”代營子村黨支部書記代國明充滿憂慮地説。

  數據顯示,2013年灤平縣農民純收入5611元,為臨近的密雲農民純收入的35%。2016年“稻改旱”政策到期後向何處走仍然待定,北京發改局、承德市發改委正在就此進行調研。

  灤河能成為第二個新安江嗎

  30多年前,“引灤入津”工程動工興建,將清澈的灤河水引入天津,這也是我國的第一個跨區域引水工程。為了讓天津人不再喝苦鹹水,當年成千上萬的村民放棄了賴以生存的農田,舉家搬遷。如今,在“引灤入津”工程的起點潘家口水庫,留守在庫區的幾萬漁民生活仍然極度貧困。在承德全市378萬人口中仍有75萬貧困人口,8個縣全是貧困縣。

  “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一直處於‘少數人負擔、多數人受益;上游地區負擔、下游地區受益;貧困地區負擔、富裕地區受益’的不合理局面。長期缺乏必要的生態補償措施,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環京津貧困帶的形成。”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説,“環京津貧困帶分佈于張家口、承德、保定和滄州等地,地處京津冀眾多城市的上風上水位置,是京津冀平原地區的生態屏障、城市供水水源地、風沙源重點治理區。因此,建立合理的京津冀水資源補償機制是促進河北生態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山水相依的京津冀,更需共同呵護這一方水土。目前,因為保護水源地而發展停滯的窘境正在發生積極的改變。2014年,環保部把開展灤河流域補償作為京津冀協調發展重大事項予以推進。4月17日,環保部向財政部、天津市政府、河北省政府發函,簽署了《引灤水源保護協調會議紀要》,將參照國內水環境補償做法,建立上下游補償機制,中央財政對補償機制予以適當資金支援。

  “新安江是我國第一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補償方案是中央財政出3個億,浙江、安徽各出1個億。灤河的補償方案有所不同,初步方案是先建立補償試點,國家以國土江河流域綜合整治試點形式予以資金支援,天津、河北再各自支付一部分,以充分體現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目前,該補償方案正在徵求各方面意見。同時將研究長效機制,爭取在本期試點結束後儘快建立按照水質、水量資源價值進行補償的模式。”承德市環保局負責人説。

  林業橫向補償機制仍在探索

  今天的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小壩子鄉榔頭溝山林蔥翠,再不是當年“地不打糧,沙子埋房”的“沙進人退”景象。

  為了給京津阻風沙、護水源,14年來,承德實施了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初步建成了灤潮河上游水源涵養林、沿邊沿壩防風固沙林等五大防護林。目前,不僅沙化面積減少了35.8%,森林覆蓋率增長到56.7%。

  鍥而不捨的植樹造林,讓承德綠了起來。但要承擔好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新使命,僅靠現有的投入模式遠遠不夠。“現在適宜造林的地區已經基本完成,需要造林的地區多是‘難啃的硬骨頭’,造林難度不斷加大,造林成本不斷增加。”承德市林業局副局長段陟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承德的造林成本要每畝2000元,其中苗木費就要800元至1000元。而目前國家重點工程人工造林一畝補助標準400元,還不夠整地栽植雇工費用。

  “林業的生態補償方面,中央給予的國有公益林補償標準每畝僅有5元,集體和個人公益林是15元,與森林實際發揮的生態效益落差很大。我們希望能將此標準不分權屬統一提高到每畝50元。”段陟鑫説。

  北京和河北之間也開始探索林業的橫向補償機制。2009年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合作項目啟動,到2014年保護林面積達到50萬畝,北京給予張家口、承德兩市的生態補償共計4.85億元。2015年,京冀兩地將再合作建成10萬畝水源保護林,遠期規劃造林100萬畝。

  當前,加快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也為破解這一區域的生態補償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機。“生態補償的形式需要多元化,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國家需要在産業佈局上將重大生態項目和新興産業項目向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傾斜,鼓勵發展旅遊、教育、健康等綠色産業,逐步淘汰産能過剩行業。”肖金成説。

京津冀一體化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魯恒升 16.60 4.27%
2 樂凱膠片 11.29 3.39%
3 中國動力 25.64 2.64%
4 渤海股份 21.52 2.38%
5 天壕環境 5.98 2.0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淩雲股份 15.21 -2.75%
2 河北宣工 21.77 -2.64%
3 建投能源 7.03 -2.63%
4 冀東裝備 20.49 -2.52%
5 巨力索具 5.68 -2.40%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