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打通“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5-05-06 05:13:4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提起“3655”工程,已退休的遼寧省水利廳幹部王久林依然扼腕嘆息。10多年過去了,這個當年投入鉅資旨在發展500萬畝節水噴灌農業的項目,如今只能在舊報紙上找到端倪。“3655”工程的折戟並不是個案。大量的農村水利工程建成以後,由於沒有及時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維修養護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直接影響這些水利工程的正常運作。
遼寧省水利廳農水處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省40%的大型灌區、50%至60%的中小型灌區、50%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不配套,老化失修,損毀嚴重,效益衰減。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最後一公里”問題,已成為發展農業水利的短板。
“十二五”期間,遼寧省水利建設投資將達到1111億元,其中農村水利投資超過三分之一。在大規模開展水利建設的情況下,如果不能處理好建設與管理的關係,不僅難以保證工程發揮效益,還可能重走建成一片、荒廢一面的老路。基於此,遼寧決定加速解決全省農村水利管理薄弱的問題。
《遼寧省農村水利工程管理辦法》規定,每年從水利非稅收入和土地出讓收益計提中提取不低於20%的資金,專項用於農村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管理的投入。由此,遼寧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長期運作有了資金保障。
遼寧省水利廳提出,寧肯少建一項工程,也要省出錢來,投入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遼寧省、市兩級財政對每個水利站一次性建設補助52.5萬元,對購置儀器設備、車輛補助15萬元,每年對經常性經費補助11萬元,每年對每名村級水管員補助1萬元。為此,省、市財政總計安排6.8億元,用於全省水利站建設、技術服務設備購置等,每年安排2.2億元,用於經常性補助資金。
如今,遼寧的市、縣級水利機構日臻完善,全省888個鄉鎮水利服務站獨立設站;全省9726名村級水管員和1162名庫管員,忙碌在田間地頭,穿梭在工程一線,農村水利工程實現了有人建、有人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