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宜興環保産業何以興

  • 發佈時間:2015-05-05 05:13: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蘇宜興的面積不大,1000多平方公里。與周圍的南京、杭州、上海相比,其經濟總量、科研實力、市場規模也不可相比。但宜興的名氣不小,彈丸之地上聚集了1500多家環保設備生産企業、3000多家配套企業,環保産業集群擁有10萬産業從業人員,年産值超過500億元,這裡生産的水處理設備佔到了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

  在環保産業炙手可熱的今天,一個小小的縣級市竟有如此表現,不得不讓人感到意外。驚奇之餘,有疑問,也有探尋:宜興是如何做到的?

  草根式快速生長

  在宜興,常常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中國環保看江蘇,江蘇環保看宜興,宜興環保看環科園。追根溯源,誰也沒有想到如今聲名遠播的宜興環科園竟是以一種“計劃之外,必然之中”的方式得來。

  據江蘇省(宜興)環保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高嵩介紹,1976年,宜興高塍公社農機廠與上海的高塍籍工程師姜達君合作開發出了一種新型PVC材質的純水離子交換柱。“這個不起眼的技術開發,猶如一顆埋在沃土中的種子,只要春雨來臨,便註定要成為參天大樹。”高嵩説。

  隨後發生的故事,即使過去了30多年,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激活了已經沉寂多年的商業文化。已開發出純水設備的宜興人,等來了一個似乎專門為他們準備的機會。從1976年到1979年,宜興太滆建築設備廠、宜興純水設備廠、南新冷卻設備廠、宜興除塵設備廠相繼開業……4年之後,宜興純水廠和太滆設備廠分別衍生出22個和19個企業,純水廠所在的高塍鎮,環保企業也快速發展到79個。

  “宜興純水設備廠和太滆設備廠,可以稱為宜興環保産業的兩所黃埔軍校,現在高塍所有的企業都和這兩家企業或多或少有些淵源。”高嵩説。1993年,高塍鎮的環保企業達到了228個,産值達6億元,宜興已成為全國環保裝備製造業的佼佼者和領頭羊。也正因為如此,1992年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經批准成立,成為當時惟一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高新區,也是惟一以産業特色命名的高新區。

  在宜興國際環保展示中心,一幅幾十年前的老照片展示了昔日的場景,矮小的廠房,雜生的野草……這就是當時的宜興純水設備廠。誰也不曾想到這片不打眼的旮旯地,日後竟成長為中國的“環保産業之鄉”,成為引領中國環保産業發展的佼佼者。

  “宜興環保的孕育土壤和文化底蘊,是其他地方比不了也學不來的。”宜興市委常委、宜興環保科技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説。從最初的環保企業衍生出來的眾多企業,目前已形成了以環保工程承包為龍頭,以環保設備製造為重點,以原輔材料及零部件配套為支撐的完整産業鏈條,環保産品涉及水、聲、氣、固、儀及配套産品等6大類,形成了集研發設計、裝備製造、物流倉儲、銷售與服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産業支撐體系。

  如今,走進宜興國際環保城,仿佛走進了一家大賣場,各式各樣的環保産品琳瑯滿目,如閥門、陶瓷膜、風機、水泵……幾乎水污染處理領域的所有原輔料和配套裝備在這裡都可以找得到。“品類齊全,得益於周邊的産業集群。”宜興環保城總經理溫傑説,言語間透著自豪。

  由量而質的提升

  宜興環保産業發端于蘇南鄉鎮模式,自髮式、家族式的草根經濟,註定了其極強的生命力,形成了面廣量大、各具特色的環保産業集群,但在“量”擴張的同時也存在小而散、內部競爭激烈等問題。朱旭峰説,“宜興環保産業儘管已經形成相當規模,但産業結構不合理、産品層次不高,多數仍處於産業鏈的中低端。”

  如果説在原生自發階段,宜興環保産業的成長,靠遊擊隊+獨立團模式可以大行其道的話。隨著環境污染治理已從先前的點源控制階段進入區域治理階段,國企、外資背景的工程公司、技術公司、設備公司紛至遝來,宜興環保産業迎來了一場嚴酷的考驗。

  “要與國有大企業、跨國公司同臺競技,宜興有基礎。”朱旭峰自信滿滿地説,“環保産業對技術人才的依賴性強,宜興通過近40年的發展,形成了一批龐大的懂技術、能管理、會行銷的産業工人,這是別的地方不具備的,當務之急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事實上,合作與創新是宜興環保産業成長與生俱來的基因。最早的農機廠與姜達君之間的合作研發便播下了合作創新的種子。

  提到研發合作的好處,江華集團董事長湯順良深有感觸。2012年,江華集團與以色列耶達研發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研發中心,由江華集團出資,耶達公司提供技術支援,對旗下的兩項水處理技術進行改良。“我們希望通過一種合作創新的模式,借助耶達的實力,研發出真正適合中國‘水土’的環保技術。”湯順良説。

  如今,改進後的技術一上市便受到了市場的追捧。據了解,2014年以來,江華集團已先後承接了上海、新疆、遼寧、貴州等地的多個水處理項目,海外市場份額也顯著提升,已成功競標印尼和巴基斯坦等國的大型水處理項目。

  像江華集團一樣,江蘇華都綠色集團與德國琥珀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固液分離技術;江蘇一環集團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新技術應用研究中心;菲力集團與日本的伊藤忠商事、松江土建合作引入WEP水環境修復技術……

  朱旭峰告訴記者,如今,宜興環科園企業與國內外300多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長期合作關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哈爾濱工業大學宜興環保研究院等15家環保技術公共研發平臺,中德、中芬等8個清潔技術對接中心,吸引了一大批環保創業項目,多個項目填補了水處理、固廢處理和大氣污染防治等領域國內空白,一批企業在環保技術細分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今後,宜興將把集聚優質創新要素作為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工作,以科技和人才優勢,進行統籌配置,使轉型發展優勢更加突出。”朱旭峰説。

  “環境醫院”呼之欲出

  “當前,我國環境形勢嚴峻,水、固廢、大氣污染問題日趨複雜,單純著眼于末端治理、以無害化為目的的技術很難奏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産業研究中心主任、E20環境平臺首席合夥人傅濤説。

  宜興的環保産業,也站在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上,開始進入綜合服務與治理時期。

  “環境治理,不再是簡單的一個項目招標、一套設計方案或者幾個設備安裝,而是要提供所有的系統解決方案,要全區域、全流域的綜合治理和善後服務,是一個高端服務業的業態。”朱旭峰説。在他眼裏,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提供解決所有環境問題的技術和服務,環保産業已由單個主體向多個主體參與變化,將做“醫療器材”的、做“藥品”的、做“醫生”的整合在一起,共同為環境問題“看病”,“環保醫院”呼之欲出。

  3月9日,中環國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博大環保、保利協鑫、遠東光電、東部軟體園、平安銀行、E20環境平臺、南韓大邱工團等在江蘇宜興簽署多份合作協議,“環境醫院”即將啟動。

  實際上,“環境醫院”去年已在宜興環科園實體運作。目前,10萬平方米的環境醫院總院已經竣工,“這裡聚集的污染物檢測設備,比許多大學的重點實驗室都好,連基因測序的儀器都有。”朱旭峰説,《環境醫院三年規劃》即將編制完成,並先啟動南韓環保分院、土壤治理分院。

  “環境醫院將依託宜興的環保企業集群,整合國內外領軍專家、技術和企業,以PPP、第三方治理服務為模式,為國內外的區域環境治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工程建設和運營服務。”朱旭峰説。

  近40年的産業積澱、20多年的園區發展,宜興贏得了環保産業先發優勢。從公社聯辦廠到民營企業,從生産作坊到生産基地,從環保設備到環保服務,宜興環科園從一次次改變中積蓄了力量。從最初的4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一園三區”212平方公里,宜興環科園從一次次拓展中奠定了“大展拳腳”的基礎。

  中環國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新程告訴記者,“環境醫院”將逐步建立健全各專業“科室”,為政府、企業提供從諮詢、會診、所有解決方案到實施、設備供應、技術研發、投融資服務、示範推廣的一體化環保綜合服務,並在全國推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