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農民念新“致富經”

  • 發佈時間:2015-05-04 08:29:37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楊燕 記者 張平

  56歲的熊國強是羅家鎮棠溪村老一輩的農民,祖祖輩輩都勞作生活在這片環境優美、水清氣爽、土凈草潔的土地上。如今,他正與自己的兩個兒子在這片土地上構築自己的“有機農産品致富夢”。

  找準致富路帶動村民致富

  這兩天,熊國強每天都在地裏忙碌。但是熊國強與別人的種植方法不一樣,他愛動腦,承包了600余畝土地,經營的項目特別多。除了500多畝水田,還有大棚蔬菜、苗木基地、生態魚塘、蓮田套養泥鰍、大棚西瓜等項目。

  每年熊國強都會拿出一大片田地搞實驗,在田裏種上新品種,觀察他們的生長情況、適應程度、收益效果等,來年再根據實驗結果逐步擴大種養規模。憑著熊國強這股動腦子、肯吃苦、愛專研的勁,他的農作物收成總比村裏其他農戶好,收益也比其他農戶高。

  小有收穫的熊國強沒有獨自發展,而是將好的品種推介給周邊的種植戶。一次偶然的實驗,他發現一種水稻新品種不但産量高,而且早、中、晚稻都可以種植,結出的稻米外觀晶瑩透明、顆粒完整度高。於是,他將這種水稻推介給周邊的種糧戶,併發動他們成立了南昌市強義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技術、經濟、資訊上的互助,與大家一同致富。

  生態種養聚大批“粉絲”

  熊國強是個有想法的農民,雖然他文化水準不高,但是長期種植的經驗,讓他深知人與自然、食物與環境共生的重要性。

  今年,他自己研發生産了有機豆芽,銷路特別好。熊國強採用最傳統方法培育豆芽,成長期是市場上一般豆芽的3倍,但味道純正、口感脆嫩,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此外他還養了幾千尾魚苗,用自家種植的水稻發芽喂魚,雖然魚的成長週期長,但是“慢工出細活”,魚的味道鮮美無比,許多市民都驅車到他家買魚。在鎮裏集貿市場上,他的農産品攤位前總是圍著一群忠實的“粉絲”。

  父子搭檔“碰”出新火花

  前幾年,熊國強的兩個兒子因為看見父親一個人種地辛苦,一起辭掉了在福建的高薪工作回家幫助父親種地。年輕人的思維更活躍、更貼近時代,他們回來後購置了不少農機設備,大大減少了勞動力的需求。去年年底,熊國強幹了一件祖祖輩輩都沒有嘗試過的事情——通過網際網路懸賞為自家生産的稻米徵集商標名稱。現在,他的大米商標“棠溪”、豆芽商標“北熊”已經成功註冊。接下來,將進行網上銷售計劃。“現在是網路資訊時代,對於我們來説,抓住了‘網路’這個平臺,以後的大米等有機農産品肯定會賣得很好!”熊國強對未來充滿信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