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充分預估水污染防治的艱巨性

  • 發佈時間:2015-05-04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水污染防治深得民心,並可以拉動投資。不過,不可盲目樂觀,必須看到水污染防治的跨區域性和整體協調性特徵,看到污染防治與地方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看到民資進入水污染防治領域的難度。所以,要對各種困難和矛盾進行充分預估,精心籌划水污染防治具體方案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江湖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市和村鎮生活用水等提出了未來15年治理目標。應該説,這個計劃既是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確保人們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需要,深得民心。有專家預測,在未來5年內,“水十條”將拉動總投資2萬億元,新一輪環保投資“盛宴”將開啟。

  消息令人振奮,但稍加思索,從“水十條”主客觀多種因素分析,可能就會對這些預估數據的現實可能性大打折扣。

  第一,水污染防治具有跨區域性和整體協調性特徵,不是單個或幾個省份治理就能見成效的。在治水效益前景不明確情況下,加之各地財政收入狀況不一樣,地方在各自行政區劃內治水責任就不會明確,治水效果就會被大打折扣。加之,水污染防治耗資巨大,短期內很難見效,不少地方政府不願往裏投錢。同時,江河水發源地多屬經濟不發達地區,而用水地多屬經濟發達地區,在保護水資源方面,兩者在資金投入、保護收益方面存在很大矛盾。打破治水行政區隔,亟待制度層面保證。

  第二,水污染防治與地方經濟發展形成較大矛盾,往往經濟發展地區,污水排放相對較多,這是水污染防治最需逾越的利益障礙。“水十條”要求2016年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小型造紙、製革、印染、染料、煉焦、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十小企業”,同時制定造紙、焦化、氮肥等十大行業整治方案,實施清潔化改造。相關企業如果屬小企業,關停相對好辦;如果是大企業,通常是很多地方經濟支柱性質的企業,是財政收入重要來源和就業所在,即便環保部門有心去做,也面臨著行政級別低於地方國企、無力監管的窘境。也就是説,全面控制污水排放,需解決地方經濟發展與水污染防治的矛盾,重點解決好地方財政收入來源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地方政府積極性恐怕會受影響。

  第三,民間投資與收益不匹配,靠財政投入困難較大,水污染防治如期完成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目前光靠財政拿出2萬億元用於治水,是不現實的。因為當前財政收入增長乏力,一些地方政府還背著較大的債務。雖可引進民資進入,但效果難令人樂觀,因為不少水污染防治工程投資大、週期長、收益低;且水污染防治項目收費事關民眾切身利益,在生活污水處理上,如果收費太高,民眾會怨聲載道,使收費難以為繼;如果收費過低,民資投入虧損,則水污染防治工程也難持續運作,水污染防治工程就會擱淺。因此,在水污染防治收費上如果不科學合理,民資不見得願意進入,期待過多民資進入水污染防治領域,可能會陷入一廂情願的尷尬局面。

  所以説,對“水十條”拉動經濟增長功效,需全面客觀地看待,不宜盲目樂觀,尤其要對各種困難和矛盾進行充分預估,精心籌划水污染防治具體方案,對各項工程進行全面評估,科學規劃,有計劃、有步驟、穩妥地實施。根據各地方財力,突出治理重點,克服脫離現實盲目求速傾向,使水污染防治行動始終運作在健康軌道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莫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