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主動求變聚力科研攻堅

  • 發佈時間:2015-05-01 03:31:2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文博通訊員許天穎

  “吃進去的是秸稈,吐出來的是生物炭。”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全球環境基金“生物質炭與可持續土壤”項目啟動會上,南京農業大學潘興根教授團隊攻關的農業廢棄物熱裂解生物質炭的農業應用及技術開發,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認可。

  “給我兩噸半稻秸,還你一噸生物質油。”潘根興教授與我國秸稈等生物質廢棄物處理産業界積極合作,形成了生物質炭與綠色農業網路,從産學研合作出發,初步形成了一套産業化技術體系,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是提升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月13日,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這都表明,創新驅動發展正當時,南京農業大學實踐摸索後,有了深層次的思考。

  組織模式:從“單人作戰”走向“集團攻關”

  “現有的以單一項目或課題、個人研究興趣為主導的科研組織模式,難以採用集團攻關優勢來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學問題。”多年的經驗讓南農大副校長丁艷鋒發出感嘆,創建覆蓋現代農業産業鏈各個環節的團隊作戰,成為南農大主要的組織攻關模式。

  2014年,萬建民教授團隊在水稻抗性育種方面合作攻關,理論研究成果入選2014年中國十大科學研究進展之首,相關科研論文發表在Nature系列雜誌,而且育成的新品種有效解決了我國南方粳稻區受條紋葉枯病等危害的難題。

  團隊合作的成功,更加堅定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團隊合作路線。憑藉豐富的歷史積澱,學校對現有科研團隊進行梳理,在鼓勵科研人員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礎上,學校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構建學校統籌下以産業鏈為紐帶的團隊協作組織模式,有效提升學校原始創新能力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

  “十二五”以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81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89項,省部級項目1004項,其他縱向項目557項,橫向項目1487項;獲批科研經費約19.4億元;科研項目到位經費從2009年的3.17億元上升到2014年6.03億元,創歷史新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經費連續兩年過億元,立項數在農業院校中排名第二。

  科研評價:從“智慧財産權”轉向“成果轉化”

  南京農業大學的菊花課題研究在業內享有聲譽,從上個世紀80年代李鴻漸先生蒐集整理的近2000份菊花品種資料開始,已經快人一步。

  (上接第一版)

  房偉民教授從事菊花課題研究20餘年,在更多的時間裏思考如何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保存好的同時,著重考慮如何培育出新的品種,多年積累下來,他以第一完成人獲授權專利1項、新品種權兩個、省新品種鑒定兩個,以第二或第三完成人獲授權專利3個、新品種權10個。近兩年,他的思想有了轉變:新品種也要有好口碑。

  2013年在南京市江寧區建立了湖熟花卉基地,佔地400多畝,將學校的3000余個菊花品種搬入老百姓的視野。據江寧區統計,2014年到湖熟旅遊人數達到90多萬,都是菊花帶來的經濟效應。

  自湖熟基地菊花栽培試植成功後,兩年內有幾十家單位主動要求引進南農培育的菊花品種。據房偉民教授介紹,現在已經跟宜興市張渚鎮建立合作關係,提供菊花栽培技術服務,每年服務費能拿到10萬元,還可以憑技術入股,拿到旅遊地10%~20%的門票收入。

  將科研團隊的興奮點轉化為創新點,學校在推行對不同科研活動實行分類評價,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推廣協調發展。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科研評價體系,調動科研人員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完善以轉讓、入股、新建公司等形式轉化成果的制度規範,建立激勵有效、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機制,加強成果孵化載體與條件建設,打通進入市場的“最後一公里”。

  丁艷鋒説,該考核體系促進了科研導向的轉變,科學研究不再唯發表SCI論文為考核標準,更注重的是科學研究對國家需求的滿足和對産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其中分類評價使學校涌現出一批産業教授,不僅能夠做基礎研究,更能活躍在産業舞臺之上,進一步加強了高等學校在服務社會方面的功能;此外,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促進了學校科研人員科研創新的積極性,形成一批社會影響力巨大、經濟效益顯著的科研成果,並成功轉化,如抗褐飛虱水稻育種材料、豬圓環病毒滅活疫苗等的研發與轉讓。

  合作創新:從“個體團隊”邁向“大聯合”

  以他之長補己之短,成為南農大發展創新的重要謀略。無論是學校、院所還是企業,都有自己優勢和缺陷,只有強強聯合才能打造出更加高精尖的品種技術。南農大採取協同創新,加強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際社會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創新資源。

  2010年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團隊,由南農大沈其榮教授牽頭,多部門、研究機構共同合作,對病死畜禽及屠宰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需求“化廢為寶”之道,終於取得成功,獲多項國家專利。這項技術解決了農業生産中面源污染問題,使企業的堆肥效率提高1倍以上。據初步統計,新技術推廣企業新增經濟效益500萬元以上,累計處理有機固體有機廢棄物超過500萬噸,累計推廣商品有機肥0.5億畝,解決了有機肥産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問題。

  肉類生産與加工品質安全控制,是學校另一項協同創新成果。開發的冷卻肉加工全程品質控制、傳統肉製品現代化加工等技術,不僅提升了企業科技創新水準和産品的科技含量,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約50多億元,而且讓越來越多的“放心肉”擺上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

  而創新的現代作物生産技術,推廣了寧粳系列品種及配套技術481.91萬畝,佔江蘇省超級稻面積的70.9%,在安徽、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四川、陜西等省份推廣,多地創造粳稻産量紀錄,對當地秈稻改粳稻,提高水稻産量和品質發揮了很好的效應。

  南農大正在著手打造一批協同創新中心。目前,牽頭建設的“作物基因資源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通過教育部初審認定,進入答辯評審環節;牽頭建設的“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肉類生産與加工品質安全控制”和“現代作物生産”3個協同創新中心獲江蘇省立項建設;參與建設的“食品安全與營養”、“長江流域雜交水稻”、“生豬健康養殖”3個國家級培育中心也順利進入教育部答辯程式。南農大將繼續推動“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重點研究和解決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問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提升學校創新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