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講壇”解讀“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4-30 15:32:17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鐘喆談瓔)去年,上海投資增長率6.5%,GDP增長7%。“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中科院需要組織人力來好好總結一下上海的經驗。”昨天,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新民晚報社共同打造的“上海金融大講壇”在上海報業集團大廈舉行。市金融辦主任鄭楊,新民晚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陳啟偉等出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圍繞“認識中國經濟新常態,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這一主題做了專題演講。
李揚指出,上海率先遇到新常態,做調整。“投資增長率低,我就不依賴投資,傳統的發展方式中靠投資的這個弊端在上海被克服了。或者説,消費上來了,這是我們希望的。最好是創新上來了,那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狀態。”
李揚副院長是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曾任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銀行、金融市場、財稅等,出版有專著、譯著十多部,發表論文逾百篇,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和論文獎。同時,李揚還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等。
來自全市、區兩級金融系統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金融企事業單位的代表200人聆聽了大講壇。在大講壇上,李揚以國際化的視野,剖析了我國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和內涵,提出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李揚説:“國際上從新常態到新平庸,到新現實,顯然是比較悲觀的。在中國則不一樣,中國新常態是從很積極的角度提出來的,是我們追求的一個變化。”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進入新常態,經濟轉型升級的緊迫性尤為突出,對改革紅利的追求更為迫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戰略部署。如何主動適應新常態,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增強金融體系服務於科技創新、産業升級、消費拉動的能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金融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市金融辦主任鄭楊指出,李副院長的報告,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當前,自貿區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擴容、升級,推進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任務更加艱巨。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結合研究制定“十三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更好地思考和謀劃金融改革創新,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論壇上,李揚還提出,1913年到1945年,世界進入相當長的下行區間,其間出現兩次戰爭。“通過常規手段不可能走出經濟低迷,就會訴諸武力。因為,用常規手段發展經濟,走不出困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