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構人士揭投資光伏電站粗暴邏輯

  • 發佈時間:2015-04-30 10:32:09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沒有國開行貸款的“直接斃掉”

  □金證券記者 陳岩

  “光伏電站耗資巨大,大部分光伏電站都面臨融資問題。”滬上一位機構人士向《金證券》記者報料,目前金融機構投資光伏電站都有一套自己的“擇偶”標準,其中有幾條雖然簡單粗暴但又十分通用,比如有沒有拿到國開行的專項貸款、一度電的補貼額是否超過6毛錢等。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可再生能源規劃,到2017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GW,其中50%的太陽能裝機容量來自較小規模的分佈式項目。據此測算,未來2-3年內,我國光伏電站建設的資金需求數千億元。

  光伏電站加速“吸金”

  “政府對新能源産業的支援態度是肯定的。由於目前光伏製造産能過剩,所以很多光伏企業都將目光投向下游的電站運營。”上述機構人士對《金證券》記者直言,今年以來,光伏電站的開工建設明顯加速。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國內新增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5.04GW,接近2014年全年新增裝機容量的一半。

  2014年,中國新增光伏並網裝機容量10.52GW。在此基礎上,國家能源局給2015年制定了17.8GW的高目標。對此,光大證券研究員陳浩武表示,就目前來看,2015年光伏裝機量增長十分明顯,一季度已完成全年目前的30%,這對光伏産業將産生激勵作用。

  眾所週知,光伏産業屬資金密集型行業,需要巨量資金投入。前述機構人士給《金證券》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建設光伏電站的成本大概是8元/瓦,一季度新增光伏裝機量5.04GW,資金需求約400億元(1GW=10億W)。

  投資邏輯粗暴

  光伏電站對資金極度渴望,但金融機構卻對此持謹慎態度。

  據了解,前些年由於光伏行業低迷,很多銀行都陷入貸款難以收回的泥沼。如今,銀行對光伏行業放貸門檻較高,還需要額外提供擔保,光伏企業從銀行貸款阻礙較大。目前,僅國開行等少數幾家銀行投入光伏行業貸款較多。

  銀行貸款難,光伏電站將融資的希望,放到融資租賃公司、信託、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身上。不過,這些金融機構在挑選光伏電站時卻有自己的一套“隱性標準”。

  前述機構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有些標準雖然簡單粗暴但又十分通用,比如有沒有拿到國開行的專項貸款、一度電的補貼額是否超過6毛錢等。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光伏電站直接斃掉,就不用看了。”該人士進一步説明,國開行投資了國內約一半的光伏電站,其專項貸款的利率一般在5%-6%,而光伏電站其他渠道融資成本則在8%-10%,要高出許多。如果一座光伏電站能拿到國開行的專項貸款,則意味著,其財務成本會下降很多。

  資金需求數千億元

  “雖然各路資本都有嘗試進入光伏電站,但建設一座光伏電站,出資、批地、環評,特別是發電上網的路條,都不是容易辦到的事情。”上述機構人士對《金證券》記者坦言,其對光伏電站投資仍持謹慎態度。

  據國家發改委的可再生能源規劃,到2017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GW,其中50%的太陽能裝機容量來自較小規模的分佈式項目。據此測算,2014-2017年,中國光伏電站需要7370億元的資金投入,其中分佈式需要5220億元。

  鋻於巨大的資金需求,光伏電站正在努力嘗試拓展新融資渠道。據悉,國外光伏、風能電站融資模式已經趨於成熟,包括光伏資産證券化、租賃、眾籌和社區融資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