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發展環境有哪些影響
- 發佈時間:2015-04-30 09: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得到了廣泛的國際共識和支援響應,這是因為,它所倡導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理念,與沿線各國求和平、謀發展的訴求高度契合,與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時代要求不謀而合,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的生動體現。“一帶一路”戰略既符合現階段我國現代化、全球化發展的實際需要,也與沿線國家的發展利益高度契合,對促進區域內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意義重大,同時,對我國營造更加寬鬆有利的發展環境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刻背景和內涵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深入發展,但發展與變革、衝突與危機、競爭與合作交織並存。全球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調整變革之中,新一輪技術革命孕育突破,對全球産業分工和經濟地理將産生深刻影響。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將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大國之間圍繞地緣政治、經貿秩序、國際規則制定等的角逐日趨激烈,海洋、太空、網路等新興戰略領域日漸成為競爭熱點,全球治理格局深度調整,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安全等對經濟發展的約束趨於強化。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呈現出新的趨勢性變化和階段性特徵。傳統需求拉動力減弱,投資、出口增速明顯回落,住宅、基礎設施、製造業需求增速大幅放緩,新的消費熱點仍在培育之中。傳統要素供給增速放緩,人口老齡化問題凸顯,人口紅利效應減弱,投資邊際收益下降,技術進步速度減慢。
“一帶一路”戰略是新時期我國統籌陸海開放、協調東西開放,深化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經貿、人文、科技、生態等多領域合作交流的形象概括,是對2100多年來絲綢之路精神的傳承與發揚。“一帶一路”在促進沿線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同時,也有助於構建經濟融合、文化包容、政治互信的緊密合作關係,增強維護和平發展的戰略能力;有助於深入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增強全球化資源配置和管理開放型經濟的能力;有助於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拓展發展空間,增強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能力;有助於加強生態環保的國際協調協作,增強可持續發展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有助於參與全球公共産品提供,增強全球治理格局能力。
“一帶一路”對我國優化發展環境具有重要影響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於我國拓展戰略機遇期、謀劃發展新格局,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十分關鍵,對於我國優化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
一是有利於營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當今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經歷著深刻變革,亞太地區日益成為全球政治經濟博弈的重點和熱點地區。客觀來看,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旋律,現階段亞太地區爆發大規模對立衝突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或轉型經濟體,國情相似,發展階段相近,經濟互補性強,利益交集點多面廣,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願望都十分迫切。因此,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合作,能夠有效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促進要素資源優化配置,釋放沿線各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互利共贏中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在交流合作中構建命運共同體,進而拴牢利益紐帶,深化戰略互信,形成和平、穩定、和諧的周邊環境。
二是有利於構建寬鬆有利的經濟環境。經濟新常態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必須優化需求結構、拓展需求空間,促進內外需、進出口、“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平衡。近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明顯回落, 2014年,以美元計價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總額分別增長3.4%、6.1%和0.4%,增速繼續放緩。與此同時,對外直接投資較快增長,對外投資與吸引外資規模已接近平衡。適應新形勢,必須持續擴大出口和增加進口,鞏固出口市場份額;同時,應改善投資環境,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提高對外投資效率和品質,推動優勢産業走出去。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合作,能夠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我國與沿線各國的經貿關係,提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準,推動我國優勢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在促進沿線國家産業發展的同時,也從要素供給和市場拓展兩個方面拓展了我國發展空間,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創造了更加充分的條件。
三是有利於形成高效協同的區域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事關經濟社會全局。近年來,我國區域經濟格局已有明顯優化,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品質差異較大,區域同質化競爭、産業同構化嚴峻,部分地區人口和經濟活動集聚已近極限,區域協同發展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依然突出。通過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能夠不斷深化向東開放,加快擴大向西開放,提升內陸開放型經濟水準,完善全方位主動開放格局,把內陸地區鄰近“一帶一路”國家的區位優勢和地緣優勢轉化為強勁的發展動力,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這是對我國現有區域經濟格局的總體優化和戰略提升,將有助於構建內外統籌、南北互動、東中西協調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四是有利於打造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不同國家、文明、民族、個體之間深入的溝通交流,對於維繫良好的合作關係、增進相互理解信任具有重要意義。歷史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曾有過輝煌燦爛的交流歷史,近現代以來,亞歐大陸地緣政治複雜多變,不同文明間的衝突與對立屢見不鮮。“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秉持古老絲綢之路和平、合作、開放、共贏的精神,賦予其平等、包容、互鑒的時代內涵,通過全方位的文化、藝術、旅遊、學術、醫療、科技等合作,努力實現民心相通,鞏固和擴大與周邊國家和睦相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努力促進中華文化與各國優秀文化的互學互鑒,不斷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從而為我國發展構建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
紮實推進“一帶一路”的幾點建議
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議關注以下方面:
一是把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放在突出位置。“一帶一路”戰略涉及東中西部十幾個省份,各具特色、各有比較優勢。其中,東部沿海省份應積極通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分工、更高層次地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形成引領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對於眾多西部省份,一方面應發揮區位優勢,為我國企業深化與周邊地區的經貿合作搭建平臺;另一方面應苦練內功,著力提升自身經濟發展的品質和層次,加快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應特別避免以“一帶一路”為題材,簡單重復“招商引資”,鋪攤子、上項目的老路,而忽視了以開放促改革、促轉型的戰略意圖,從而貽誤機遇。
二是科學評估、有效防範投資風險。“一帶一路”戰略規模宏大、涉及面廣、牽涉複雜的戰略利益,推進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著許多風險和挑戰。例如,一些地區地緣政治關係複雜、大國競爭激烈,將對大規模對外投資和項目建設帶來潛在風險;一些地區投資環境尚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足,對企業投資、資金、人員往來帶來較大不便;部分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中履行社會責任存在缺陷,具有風險隱患。同時,我國對外投資管理體制仍在完善之中,對外投資風險預警和應急管理機制尚不健全,資訊渠道、人才儲備、應急管理能力都有待提升。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可能産生的投資風險,加快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建設,在穩妥、審慎的前提下循序漸進擴大對外投資。
三是全方位深入推進人文交流。把深化人文交流、實現民心相通提高到事關“一帶一路”戰略成敗關鍵的位置。可考慮在“一帶一路”總體規劃下,制定實施人文交流專項規劃,統籌協調已有各類人文交流渠道,系統規劃、形成合力。應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補上中外人文交流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增進對中國發展道路和價值觀的理解認同。應創新合作方式,注重發揮地方和民間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注重網際網路等新媒體手段應用,考慮設立“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專項基金,發揮各類社會組織在人文交流中的積極作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王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