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農村環境治理難題
- 發佈時間:2015-04-30 08: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目前中國仍有一半的人口在農村。如何讓鄉村大地能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廣大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成為我們當下亟待破解的難題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垃圾、污水為重點加強環境治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實現乾淨、整潔、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而要完成這一目標,科學、合理地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問題是重中之重。
當前,破解農村垃圾難題,有效改善農村環境,是落實統籌城鄉發展方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各地紛紛開展農村垃圾專項整治、加大污水處理和改廁力度、推進農村河塘綜合整治、加強農村周邊工業“三廢”排放監督等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的生態文明建設整治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國不少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問題仍不容樂觀。有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58.8萬個行政村中,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僅有21.8萬個,佔37%;有14個省不到30%,有少數省甚至不到10%。另有數據顯示,我國農村有6.5億常住人口,年産生活垃圾約1.1億噸,其中有0.7億噸未作任何處理,佔總量的63.6%。農村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
分析起來,造成垃圾圍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是地方重視程度不夠,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尚未擺上一些地方政府的議事日程,且制度建設、責任分工等相關工作還比較滯後。二是治理方法簡單粗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還沒有普遍推行,相關設備設施嚴重不足,70%以上的處理方法比較簡陋,存在“邊處理邊污染”的二次污染現象。比如,農村有毒有害垃圾較多,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河水裏,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垃圾長時間堆放,經雨水浸泡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水源和土壤;垃圾露天堆放極易孳生蚊蟲、招來老鼠,成為疾病傳染源;農民焚燒垃圾時釋放出的強致癌物污染空氣,對城鄉居民健康不利。三是群眾參與積極性不夠,許多地方是“政府幹、農民看”。四是經費匱乏,治理費用未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建設和運作費用的缺口相當大。這些反映了農村環境治理已經遠遠滯後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對症下藥”。
破解垃圾圍村難題,首先要打破制度供給瓶頸制約,為制度創新提供源頭活水。一是建立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支援的資金投入機制,加強政府公共財政資金投入,以公共財政資金引領社會資金、聚集村莊資金、吸納村民資金,為制度創新奠定財政基礎;二是擴大農村垃圾治理的規模與聚集度,提高垃圾治理的經濟效益;三是加強垃圾治理的宣傳教育,提高村民垃圾治理的覺悟與水準,降低垃圾治理成本;四是加快村莊經濟發展,為垃圾治理積累公共資金。其次,創新垃圾治理制度,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在制度建設上,可考慮構建複合治理主體。由戶、村、鄉、縣、上級政府共同承擔治理責任。在這一過程中,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主動配合,密切協作。總之,只有做到有制度、有資金、有理念、有專人管理,多管齊下,才能真正破解農村垃圾處理難題。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河北金融學院 呂新發 丁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