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希望在田野上

  • 發佈時間:2015-04-29 21:31:4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走進春季的新發村,眼前一片繁忙而欣欣向榮的景象:拖拉機拖著犁鏵在愉悅地奔跑,農戶們拿著鐵鍬在田埂間舞動,孩子們在林間嬉戲玩耍,春日的暖流在鄉間田野上彌散開來……

  “幾年來,新發村老百姓一直受益於農業綜合開發支援,生活水準年年都上新臺階。”新發村孫書記説。

  新發村位於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拉奇如德蘇木,有300余戶、1100余口人,耕地面積約8000多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漢族聚居區。

  早在2001年,新發村就被旗農業綜合開發辦立為中低産田改造項目區進行了綜合治理。“節水增糧行動”又給新發村帶來新的契機。2014年,阿旗農發辦“節水增糧行動“項目1萬畝,其中落實在新發村5000畝,正在發揮效益。

  旗農業綜合開發辦的工作人員來了,帶來膜下滴灌材料和技術;天柱種業公司的工作人員也來了,帶來了農民致富的金點子。今年春天,依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結合天柱種業的制種需求,新發村計劃簽訂制種合同5000畝,同時實現“五個統一”:統一深翻,統一覆膜,統一種子、化肥、地膜,統一地面管材安裝,統一田間管理。

  往年新發村農戶種植普通玉米畝産最高1800斤,按市價每斤0.8元計算,每畝毛收入1500元左右,除去成本純收入每畝1000元左右。通過與天柱種業簽訂制種合同,秋季天柱種業按每畝保護價2100元或者最低收購價每斤2.7元收購種子,如果每畝地育種1000斤,這樣每畝地農戶純收入1700—2300元,比種植傳統玉米每畝地多收入700—1300元。

  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綜合開發播下致富的種子,在新發村生根發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