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尼泊爾籍學者:尼地震救災應多關注偏遠地區

  • 發佈時間:2015-04-29 09: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25日突襲尼泊爾的一場芮氏8.1級大地震,牽動了世界的目光,更讓許多在海外的尼泊爾人感到揪心。牛津大學尼泊爾籍學者卡爾基(Shrochis Karki),目前在英國一家政策研究機構擔任顧問,地震發生後,由他組建的名為“颯曼塔基金會”(Samaanta Foundation)的NGO(非政府組織)立即發起建立了一個臨時募捐網站,為尼泊爾災後重建募集資金。

  卡爾基對中國青年報表示,雖然他本人身在英國,但他對社交網路上從尼泊爾發出的的資訊十分關注。他説:“據我所知,現在在尼泊爾,許多民眾正在進行自助自救,各種各樣的來自政府和NGO的救助行動也正在展開。許多身在海外的尼泊爾人也在向地震災區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支援。”

  即便如此,尼泊爾面臨的救災和災後重建挑戰依然不少。卡爾基説:“機場重新啟用,國際救援人員和物資的進入已經變得比較容易了。但現在的問題是缺乏一個高效的協調指揮機制,以合理分配、利用這些救援力量和物資。”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災情十分嚴重,但卡爾基説,他所了解到的情況,讓他對偏遠鄉村地區的災情更為擔憂。“現在絕大多數注意力都集中在加德滿都和其他的城市區域,可能因為這些地方是各種資訊最主要的來源;城市以外的鄉村地區的資訊,卻幾乎傳遞不出來。”

  卡爾基在做博士論文時曾去過的一個村莊,離加德滿都只有一兩個小時車程,地震發生後,因為網路和通訊中斷,卡爾基幾乎無法得到關於那個村莊的任何消息。“我輾轉聯繫到曾調研過的一所學校的校長,他所在的地方離那個村莊只有不到30分鐘車程,但就連這位校長也無法得知那個村莊的受災情況。”卡爾基説,後來他多方聯絡才從一些朋友那裏聽説,那個村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兩棟房子沒有倒塌。這種情況更讓他覺得,現在的最大挑戰,恐怕是要讓來自國際社會和尼泊爾本國的救災力量關注到首都和城市以外的偏遠地區,“如果不能及時掌握這些地方的資訊,就很難合理有效地分配救援力量、救援物資。”

  卡爾基表示,與近年來尼泊爾政局動蕩導致基層政府運轉不靈的局面有關,他認為這些農村地區的災後重建難度也會非常大,他對此特別擔心。

  自從2008年廢除君主制以後,7年間尼泊爾已換了7任總理。卡爾基説:“政局動蕩在尼泊爾國家層面來説不是最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受政局不穩的影響,雖然基層行政機構還存在,但因為沒有民選代表來維持政府的有效運轉,使得基層政府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救災工作很難短時間內在基層全面鋪開。”

  尼泊爾農村地區災後重建面臨的另一大挑戰,與尼泊爾的經濟結構相關。卡爾基解釋説:“目前尼泊爾GDP有接近25%的比重由在海外務工的尼泊爾勞工貢獻,他們在中東、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從事比較低端的勞務工作,再寄錢給他們在尼泊爾的家人。”在尼泊爾的農村地區,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在海外務工,當地居住人群主要是老人、婦女和孩子,農村地區的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缺少足夠的青壯年勞力。

  尼泊爾政治、經濟結構近年發生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城市地區的災情。“尼泊爾現在的主要經濟增長點集中在加德滿都地區,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極為緩慢。人們向城市地區快速移民,使得加德滿都地區的人口呈爆炸式增長,人口密度極高。人口快速增長,整個加德滿都地區近年來又一直處於大建大修階段,使得城市的承受力顯得比較脆弱。”卡爾基説。

  卡爾基還表示,尼泊爾政府事先對可能發生的地震也不是毫無準備。“事實上,地質學家對尼泊爾的地震警告,40年來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尼泊爾政府也有一些準備和行動,比如每年都會舉辦各種防災學術會議,媒體、學校和一些基層組織也會在民眾中普及防震抗震知識,防震手冊、受災應急包也會被發放到居民手裏。”但卡爾基認為,這些努力還不足以將防災意識上升到具有警示意義的層面,這或許是今後應該可以吸取的教訓之一。

  隨著全球救災力量的集結,源源不斷的國際援助已陸續到達尼泊爾。身為尼泊爾人的卡爾基説,他對此感到“非常感激”。卡爾基希望尼泊爾與各個國家在救災過程中通力配合,讓這些國際援助得到有效利用,讓救援物資覆蓋到更多地區和家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