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你所不知道的“馬鈴薯傳奇”

  • 發佈時間:2015-04-29 03:31:3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家都知道,馬鈴薯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食物,如今,它又即將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第四大主糧。在歷史上,馬鈴薯立下過不少戰功,並成為一些特殊行業當仁不讓的食物首選。這些關於馬鈴薯的傳奇故事,你是否也都聽説過呢?

  本期,我們收集和整理了一些關於小馬鈴薯的傳奇故事,讓我們通過這些故事,再一次認識馬鈴薯,走進馬鈴薯的世界。——編者

  【傳奇一】

  戰場上的“超級乾糧”?

  二戰時,美國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來為部隊研發生産並提供營養全、易攜帶、耐儲存的“超級食物”。這些超級戰場乾糧正如車輛的燃料,武器的彈藥,為美國大兵保持良好戰鬥力提供了保障。

  當年,美國大兵在戰場上餐餐離不了的是一種軍用壓縮餅乾,以及“斯帕姆”(SPAM)午餐肉,而這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馬鈴薯全粉”。

  午餐肉是由少量豬肉與大量的馬鈴薯全粉混合,再加入油和食鹽製成的一種塊狀物品。這種肉被裝在馬口鐵皮罐頭裏,後來逐漸風靡全球。而軍用壓縮餅乾中99%的成分是馬鈴薯全粉,其他是結合劑和調味劑。

  1937年,美國梅爾食品公司首次生産的富含馬鈴薯全粉的“罐頭午餐肉”順利成為二戰盟軍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質來源。1941年,日軍襲擊珍珠港,為給開赴前線的幾十萬美國大軍準備便於攜帶、營養充分的超級乾糧,美軍後勤保障部門千挑萬選後挑中了SPAM午餐肉,以及體積小易攜帶的軍用壓縮餅乾。

  事實證明,午餐肉和壓縮餅乾作為士兵的主食是一件非常英明的決定。它們的主要成分是馬鈴薯全粉,幾乎兼具了糧食、蔬菜、水果中的全部營養,又添加了油脂,絕對全營養。當時的盟軍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爾曾説:“在過去的四年裏,是午餐肉和壓縮餅乾幫助我們打贏了戰爭!”

  二戰之後,美軍食品的製備和菜譜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午餐肉和“軍用壓縮餅乾”也逐漸轉變為即食口糧MRE。越戰期間,美軍的野戰食品中還加入了燉雞和豬肉燒馬鈴薯。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主要食品是現成熟食。該食品係軟包裝食品,體積小,重量輕,口味好。熟食包括:奶油雞塊、馬鈴薯片夾火腿、馬鈴薯燉牛排、鹹牛肉馬鈴薯泥等等。所以,可以發現,小馬鈴薯始終在戰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傳奇二】

  宇航員太空必備食品?

  中國新聞網援引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國際空間站長期考察組在2011年6月開始的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中,來自“馬鈴薯燒牛肉”大國俄羅斯的宇航員謝爾蓋·沃爾科夫當起了“太空農民”,在空間站種植馬鈴薯(馬鈴薯),這一試驗項目是為了探索未來的空間探索中的食品自給。

  宇航員的食譜中,馬鈴薯是必不可少的主食和菜肴。它不僅以馬鈴薯泥的形式出現,而且像“馬鈴薯燒牛肉”這樣的傳統美食也必不可少。

  為什麼選擇馬鈴薯?這不僅僅是照顧到西方國家宇航員的飲食習慣,更是考慮到宇航員們的身體健康、保證他們攝取到最全面、均衡的營養。

  一方面,馬鈴薯幾乎是世界上適應性最強的糧食作物,在全世界幾乎任何地方都適於種植,尤其是適合那些偏僻、高寒、氣候惡劣、乾旱的地區。它竟然也適合地球之外的空間。

  另一方面,馬鈴薯營養價值很高,營養全面。除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大量蛋白質、礦物質和一般糧食作物所缺少的賴氨酸、色氨酸及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鉀是香蕉的4倍;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全營養食物:兼具糧食、蔬菜、水果中的全部營養,低脂低熱量,尤其是紫薯中富含的花青素、多酚等強抗氧化劑,堪比藍莓。

  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稱它是“營養價值之王”、“埋在地下的寶物”。科學家研究表明,馬鈴薯是極佳的未來食品,目前宇航員的太空食品就包括馬鈴薯,將來人類在轉往其他星球的過程中馬鈴薯是途中最理想的作物。

  【傳奇三】

  馬鈴薯和愛情一樣重要?

  位於慕尼黑的馬鈴薯博物館是德國三家馬鈴薯博物館之一。這裡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上千種馬鈴薯,博物館還用油畫、雕刻等藝術形式向人們講述馬鈴薯的歷史和文化。

  據説,馬鈴薯初到歐洲時並不受歡迎。德國人改變對馬鈴薯的態度,與普魯士國王弗裏德里希大帝有關。18世紀中葉,瘟疫和自然災害侵襲德國,導致農業顆粒無收,餓死的人很多。危難中,弗裏德里希大帝想起好種易活的馬鈴薯。他先給馬鈴薯以王室的聲望,讓王室女成員都戴上了馬鈴薯花。接著,他又讓士兵種植了一大片馬鈴薯,馬鈴薯長出來後就派最精銳的部隊去看守,晚上再把軍隊撤回。結果好奇的農民紛紛深夜到地裏去偷馬鈴薯。就這樣,馬鈴薯的種植得到了普及。直到現在,在德國波茨坦無憂宮裏的弗裏德里希大帝墓前,總是擺放著馬鈴薯。

  對於德國人來説,馬鈴薯更是危機中的“救命稻草”。德國歷史上鬧過好多次饑荒,但正是靠“一日3個馬鈴薯”,德國人一次次度過了危機。從1929年開始,德國遭遇了世界經濟危機,很多人家只買得起馬鈴薯,又當菜又做主食,為此他們稱它為“第二麵包”。至今,德國人仍然一日三餐至少兩餐吃馬鈴薯。

  德國超市裏各種馬鈴薯食品應有盡有,還涌現出不少馬鈴薯新事物:馬鈴薯旅館,提供與馬鈴薯有關的旅遊服務;馬鈴薯紀念碑,所有為馬鈴薯事業做出過貢獻的歷史人物都被刻在碑上;馬鈴薯圖書館,從馬鈴薯的歷史、趣聞到馬鈴薯的學術研究的書籍都能找到。在下薩克森州,青年男女熱戀時,會送給對方一個馬鈴薯,因為對當地人來説:“愛情和馬鈴薯一樣寶貴”。

  德國人喜愛馬鈴薯,還因其包含著“勤儉節約”、“樸實無華”等“馬鈴薯精神”,正像德意志民族一樣。難怪,歐洲鄰國乾脆管德國叫“馬鈴薯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