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謝勤:正在經歷“轉型”的創業者

  • 發佈時間:2015-04-29 01:31:4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三有約

  “如果一開始就具備更好的網際網路基因,我們現在肯定離成功更近一步!”談及自己的創業歷程,人人快遞CEO謝勤感嘆,作為一個出身傳統行業的創業者,自己也在努力往網際網路方向轉型。

  謝勤説,他是陰差陽錯進入物流這個行業的。大學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物流企業做市場,這偶然的涉足成為他十多年在物流行業深耕的起點。

  後來又經過多個崗位的變換和升遷,謝勤很快成長為一家分支機構負責人。“但我骨子裏就是閒不下來,愛折騰事兒,總覺得應該要自己幹出點事兒。”謝勤説。他辭職了,並開始人生的第一次創業——物流諮詢。

  當時,物流還只是一個新興行業,物流諮詢更是空白。“朋友都反對我做這個事,所以最開始只能單槍匹馬。”謝勤坦言,雖然自己看到了其中的機會,但第一步是非常艱難的。

  幸運的是諮詢業務很快有了起色,但此時謝勤心裏又琢磨起以勞動密集著稱的傳統物流行業未來的變革方向。“要突破人力成本的瓶頸,必須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謝勤表示,儘管當時還沒有眾包的説法,但自己在2008年思考的這個問題,形成了人人快遞模式的雛形。

  醞釀了很長時間,也做了不少準備,人人快遞終於在2011年由新成立的創物科技正式開始運作。朋友們都勸他不要再折騰了,但謝勤已經把這當成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

  物流諮詢出身的謝勤認準了行業發展的趨勢,並找到了撕開行業變革的切口,卻沒能擺脫傳統行業思維習慣的掣肘。

  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創業項目,謝勤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需要找一個靠譜的技術合夥人,導致其産品上線時間一再拖延;同時,人人快遞運營初期不是通過免費策略佔領市場,反而向用戶提取費用的做法,也被認為相當外行。

  “本來我們起了個大早可以趕個早集,但卻因此付出了沉重的時間成本,和後來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謝勤坦言,自己當時確實還有很多傳統認識沒能和網際網路思維進行融合。

  “我也覺得自己需要改變,要學習怎樣運用資本的力量,怎樣發揮員工的智慧,怎樣贏得市場的青睞。我在做這樣一個網際網路産品的時候,自己應該是一個怎樣的身份角色。”謝勤表示,創業也是自己不斷突破自己的過程。

  儘管過程並不十分順利,但人人快遞仍然憑藉其獨特的模式贏得了市場和資本的認可,目前更以一個傳統物流服務“網際網路+”的姿態攪動了整個行業。

  “傳統的物流企業包括一些快遞公司,都在思考用我們的辦法來解決人力資源的問題,突破當前發展的瓶頸。”謝勤説,“而對於O2O領域的商家來説,解決配送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出路恐怕也在這種模式。”

  人人快遞是一種典型的眾包模式,即基於用戶誠信體系,將配送、捎帶、代購等任務以自由自願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個體,用一對一的方式實現高效快捷的個性化服務。

  謝勤認為,眾包就是當下網際網路創業的風口,這種模式能否成功關鍵取決於兩個門檻,一是政策,二是信任。“政策上大家可以探討,目前實際是有很好的大環境。人人快遞的重點,是要建立支撐‘人人自由互助’的信任體系。”

  “我創業就是要做別人沒做的,或者就做規模最大的。眾包的模式可能會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改良,出現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它的本質不會變,創新的思維不會變。”謝勤説,我追求的不是曇花一現,而是要做出真正有持續生命力的産品,也許過程當中會走很多彎路,一旦成功則會事半功倍。

  (據新華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