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洋六號”科考船再次起航

  • 發佈時間:2015-04-29 01:31:0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廣州4月28日電 (記者左朝勝 通訊員陳惠玲)28日上午10時,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科考船,從廣州東江口海洋地質專用碼頭起航遠赴太平洋,執行深海資源調查和第36次大洋科學考察任務。

  科考隊員們站在船舷向送別的同事和家屬揮揮手,再見面時就是200天之後。這是“海洋六號”連續5年執行大洋科考任務以來,航時最長的一次。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自主研製的4500米級無人潛水器“海馬”號(ROV)將依託 “海洋六號”母船,首次赴西太平洋開展大洋科考。

  此行,“海洋六號”將執行兩個航次的任務,分別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深海資源調查航次,及中國大洋第36科考航次。深海資源調查航次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具體實施,由兩個航段組成。將在太平洋開展深海稀土等資源調查,為圈定深海資源成礦遠景區提供依據。航次將開展為期80天的海上調查工作。

  中國大洋第36航次由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組織,具體分為三個航段。“海洋六號”船將赴東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海域,開展資源、環境、生物等調查。航次主要任務有3項: 一是開展西太平洋海山區富鈷結殼合同區的資源和環境調查評價;二是在太平洋國際海域開展海洋新資源調查,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三是開展相關科學研究。航次時間約120天。2014年,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國際海底富鈷結殼礦區勘探合同後,本航次將按要求履行這一國際合同義務。

  此次遠洋科考活動,“海洋六號”將利用先進的調查設備,開展近底微地形地貌和淺地層測量、柱狀取樣(重力取樣或活塞取樣)、箱式取樣、多管取樣、海底攝像、溫鹽深測量、熱流測量、錨係觀測、多金屬結核拖網、多波束測量、重力測量、多道地震調查等調查。

  本航次,將有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宇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等參加。整個航次的參航人員約130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