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洋三十四航次科考第二航段起航

  • 發佈時間:2015-01-05 01:31:0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直擊大洋34航次科考③

  科技日報模里西斯路易港1月4日電 (記者劉莉)“前後甲板纜繩全部收回!”隨著船長曹業政一聲令下,執行中國大洋34航次科學考察任務的“大洋一號”科考船離開模里西斯路易港,于當地時間4日16時(北京時間20時)再次起航,向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進發,執行第二航段任務。

  當天天氣少雲、風力4—5級,能見度40公里,對航行而言是個好天氣。

  第一、二航段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懷明副研究員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了第二航段“大洋一號”將進行的主要工作。第二航段預計持續40天時間,海上35天,工作時間26天,走航9天。第二航段將繼續對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進行工程化、系統化的勘探,將在合同區內一個新區塊進行工程勘探要求的綜合熱液拖體異常探測調查,尋找礦化異常區。

  與第一航段相比,將增加近底電磁法、磁法、聲學等新的考察手段和設備,記錄硫化物合同區內更詳細的海底資料。“很多新設備都處於試驗性應用階段,希望這些設備的加入為下一步海底資源評價提供支撐。因為我們對整個熱液區的了解並不充分,所以希望獲得更多綜合數據,這些寶貴的數據對熱液區的基礎科學研究至關重要。”李懷明説。

  第二航段的另一個亮點是,“大洋一號”將與搭載“蛟龍”號深潛器的“向陽紅9號”在同一作業區共同作業十幾天,這是“大洋一號”與“蛟龍”號第一次在一起進行工作調查。李懷明介紹説:“兩艘船互為補充、互相支援。‘蛟龍’注重定點突破,‘大洋一號’是在更廣的範圍內進行面上調查。”

  據了解,多金屬硫化物是海底熱液活動的主要産物,因其富含銅、鋅、鉛、金、銀等貴金屬元素成為一種潛在的海底礦産資源,備受關注。2007年以來,中國大洋調查航次在西南印度洋脊開展了5個航次共計12個航段的海底熱液活動調查,發現了10余處熱液區。在此基礎上,2011年,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署了西南印度洋脊10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為期15年。合同期內,我國將享有該海域專屬勘探權,但需每年向國際海底管理局提供相關考察報告,合同期滿後將可獲部分海域的專屬開採權。此次大洋34航次科考的主要目的即按照合同要求進行相關考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