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必過分擔憂勞動力“供需雙降”

  • 發佈時間:2015-04-28 05: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韓秉志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供需雙降”並非所謂“經濟下行壓力向就業端傳導”,而是産業結構調整深入,勞動密集型企業用人意願不足,以及我國適齡勞動力人口呈現下降趨勢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近日,中國人力資源市場資訊監測中心對全國主要城市的監測顯示,2015年一季度,用人單位通過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招聘各類人員約525萬人,進入市場的求職者約469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數減少了91.9萬人,下降了15.7%;求職人數減少了78.6萬人,下降了15.1%。

  一季度通常被視為用工旺季,可還是出現了近年少見的新增就業同比減少和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雙降”。據此,有輿論指出,這可能是經濟下行壓力向就業端傳導的信號。但事實上,多位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綜合考慮經濟增速放緩、轉型升級、勞動力數量持續下降、電子商務發展等多種因素,目前就業總體保持穩定,市場對“供需雙降”無需過分擔憂。

  從需求端來看,市場對勞動力整體素質的要求在提升,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意願不足。在當前産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受“機器換人”、“騰籠換鳥”等企業轉型升級戰略實施因素的影響,很多勞動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産業逐步被淘汰。在新增崗位數量規模下降的同時,新的經濟增長點卻沒有釋放出預期潛力,加之日益加大的成本壓力,都可能降低企業的招聘意願。

  從區域來看,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東部地區市場用人需求和求職人數分別減少50.3萬人和49.7萬人,減少數量在東、中、西三大地區中幅度最大。作為用工大省的廣東,春節後的“用工荒”、“招工難”的固定戲碼並未在今年勞動力市場上演。隨著企業用工規模縮小、新增崗位減少,企業對求職者學歷要求提高、漲薪幅度收窄,釋放出“用工荒”逆轉的信號。

  從供給端看,適齡勞動力人口呈現下降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4年,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5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71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7.0%。這是我國勞動人口數量連續第三年萎縮,且降幅創下歷史新高。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情況下,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減少是勞動力市場仍然能夠保持穩定的重要原因。

  專家認為,勞動力市場持續降溫,與經濟增速放緩、轉型升級、勞動力數量持續下降、電子商務發展等多種因素密不可分,從本質看,仍是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在當下的一種延續表現。

  近年來,我國雖然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勞動力市場總體保持穩定卻是不爭的事實。即使以非農就業總量來觀察,就業崗位也一直處於凈增長。一季度,我國勞動力市場求人倍率為1.12,同比略有上升。這意味著,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中的崗位仍然充足,勞動者仍有較多的工作機會。

  事實上,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對就業影響的顯現,勞動力市場結構的變化更值得關注。一方面,經濟結構調整將産生對人力資本的新需求,這就需要現有勞動力結構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另一方面,由於高等教育的持續擴張,結構性失業的苗頭已經顯現,在未來仍然將對勞動力市場的穩定構成挑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應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社會活力,注重穩增長和促就業的良性互動。(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