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軟拒絕”是另類腐敗

  • 發佈時間:2015-04-28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隨著高壓反腐成為常態,“不敢腐”漸成氣候。然而,當前出現了另一種極端:為避免負責任、受牽連,一些黨員幹部不跟企業接觸,不吃不拿也不幹,出現不接電話、不批文件的“軟拒絕”現象。

  不少網民認為,“軟拒絕”實屬“為官不為”,既影響企業經營,也損害政府形象,其背後無一例外都是權力任性。為此,必須真正將權力關進制度籠子,促使權力主動作為、約束權力胡亂作為或不作為,從而建立新型的政商關係。

  “軟拒絕”有損形象

  網民“清風”説,為企業服務,是官員應盡的職責。不讓官商“勾肩搭背”,禁止的是錢權交易、權力尋租、利益輸送,而不是隔絕、隔離政商之間的關係。怕扯上關係、承擔責任,或者沒有好處、不願意服務,其實都是“為官不為”的現實表現。

  有網民稱,“軟拒絕”是近兩年出現的新現象。“軟拒絕”或者不辦事,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經營、經濟增長,也會對政府形象造成新的損害。

  網民“高明”説,一些官員身居要職,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納稅錢,為了“明哲保身”,而不為群眾辦實事,不為社會發展做貢獻,就屬於典型的不作為。“物先自腐而後蟲生”,官員如此行屍走肉、尸位素餐、若有似無,人民如何依靠這樣的官員謀發展。難道這樣的現象不是另類的“腐敗”?

  私利作怪 擔當缺失

  網民“youhuayaoshuo”説,遇事先推,人為設置一道道看不見的門檻,讓人去揣磨,給了好處再辦事,是官場生態惡化,“蒼蠅”成群的主要原因,其表現就是“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軟拒絕”的語義其實是“蘑菇”,嘴上説支援,就是沒行動。這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私利在作怪。

  有網民認為,只有那些把權力當作與企業進行利益交易籌碼的官員,才會通過各種方式對企業進行“軟拒絕”。想一想,如果心裏沒鬼,為什麼要採取“軟拒絕”的方式與企業週旋,與企業之間砌上一堵墻。説到底,還是權力思維在作怪。

  網民“朱志”説,“為官不為”反映出擔當的缺失,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典型表現。企業在為社會創造價值,而官員應當為社會服務、為民辦事,成天只想著自己的那點小九九,卻忘卻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如此官員令人不齒。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

  有網民稱,建立新型的政商關係,就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建構一套公開透明的權力運作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把權力真正關進籠子,不再把政商關係當作權力和利益的交換關係。

  網民“唐亦瑭”指出,要防止官員對企業搞“軟拒絕”等“庸懶散浮脫”現象,既要建立實施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用制度促使權力的主動作為、約束權力的胡亂作為;更要加強監管,對“軟拒絕”等行為從嚴問責,對逾越官商交往“君子之交”等違紀違規違法行為,絕不姑息護短,徹底斬斷官商“勾肩搭背”的利益鏈條。

  網民“馮海寧”認為,對於官員“軟拒絕”,必須要“硬約束”,才能讓官員們不敢、不想、不能找理由拒絕為企業辦事。首先要通過考核問責去觸動官員利益。其次,進一步簡政放權並細化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再者,也要允許官員有適當的試錯機會。一些官員“軟拒絕”是因為怕擔風險,那麼,就應該打消官員這種顧慮。(記者 陳偉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