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0年鑄就“幸福威海”

  • 發佈時間:2015-04-28 00:31:5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2月,山東省威海市當選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綜合測評成績列全國60多個新參評地級市第一名。10年創城,讓280萬威海人自豪感爆棚,“幸福威海”深入人心。

  因清明節期間氣溫下降,威海今年供暖時間免費延期至4月9日結束,成為山東省停暖時間最晚、供暖時間最長的地區。環翠樓街道大眾社區居民楊華芹感慨:“供暖時間比往年長,小區外墻還貼上了保溫層,這個冬天,家裏特暖和。”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威海全面啟動100多個老舊生活小區的改造,不僅給單薄的老墻體穿上“保暖衣”,還進行綠地改造、停車位規劃、供暖供水供電供氣管道改造、亂搭亂建清理等一系列整治。這一持續5年的民生工程,讓22余萬居民深深受益。

  在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威海統籌城鄉一體,先後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身邊事數十余萬件,群眾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城鄉居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新建巷15號樓的污水槽能不能改成管道?”“世昌大道111號樓前的綠地能不能改成停車場?”這是環翠樓街道西門外社區居委會在小區改造之前舉行的意見徵集會上居民提出的意見。最終,20多條意見全部納入整改方案,轄區居民拍手叫好。

  聚民心、匯民意、集民智,全力滿足群眾的合理訴求,力求改造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這是文明獎牌背後的最大動力。正像威海市委書記孫述濤所説:“文明城市建設搞好了,不是做樣子給誰看的,常年工作、生活在這裡的每一位市民,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早春4月,漫步在威海的大街小巷,處處春意盎然。天藍海碧的自然風光和乾淨整潔的城市環境令人心曠神怡。統計數據顯示,威海年均“藍天白雲”天數達到320天以上,空氣品質優良率始終保持山東省首位。威海也被聯合國命名為“全球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城市”。

  在威海市的街頭路口,見不到手拿小旗的協管,但交通秩序井然,這一切源於當地獨創的“威海式過馬路”模式:人行信號燈變綠後,4個路口的機動車信號燈全部變紅色,在機動車全部停止的情況下,行人可從容地橫穿甚至斜穿馬路……

  城市為人民而美麗,人民因城市而驕傲。創城中,威海市民積極擔當起城市主人的責任,建設家園熱情迸發。市民蘇偉説:“為了能讓家變得文明、美麗,我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苦再累心裏也高興。”

  從天藍海碧的外在美,到城市內涵提升的內在美,伴隨著文明城市創建的深入,“君子之風·美德威海”已成為威海人共同的價值追求,一批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不斷涌現,成為這座城市閃亮的道德品牌。

  環衛女工李玉坤用微薄收入捐助困難學生;電力職員呂明玉兩次捐髓救助陌生人;好民警戚恩雨時刻把社區居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間;長城愛心大本營持續關愛殘疾人,讓愛心傳遞……截至目前,威海市先後有19位市民入選“中國好人榜”,成為文明威海、大愛威海的形象代言人。

  “給每一位陌生人一個善意的微笑,給每一位身邊的人一聲親切的問候,給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一點兒力所能及的幫助”,已成為威海人的“文明之約”,傳遞著這座城市對待他人的友善態度,讓城市由內而外散發出動人而溫暖的光芒。

  道德無言,根植於人們的內心;道德有聲,在文明城市構建中展現巨大力量。每當記者穿行于這座富有濱海特色的小城,抑或是走在現代建築與海草房相映成趣的鄉村時,都真切地感受到迎面而來的現代文明之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