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國醫德標兵”王曉黎的一天

  • 發佈時間:2015-04-27 05:29:37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左玉麗 閔媛

  (一)上午

  3月30日上午7時45分,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婦一科主任王曉黎像往常一樣,來到科室,換好工作服,開始例行交接班。

  交接班的內容很龐雜:有全科41名住院患者監護記錄,有值班醫生對夜間突發情況及處理方法的介紹;還要再次確認當天幾臺手術的方案。

  王曉黎安頓好科裏上午的工作,就急忙前往門診部。

  8時10分,王曉黎來到門診室。週一是王曉黎到府診的時間,也是患者最集中的時候。她的40個門診號已全部挂出。

  這天協助王曉黎門診的是渭源縣人民醫院的進修醫生鄭亞梅,鄭亞梅初來乍到,對這裡的工作步驟和電腦程式都不熟悉,有點手忙腳亂。王曉黎一邊耐心地教她如何操作、如何記錄、如何寫診斷書,一邊接診患者。

  在讀卡器上刷一下就診卡,詳細詢問患者的病情、病史,然後進行臨床檢查,再回到桌前開檢查單……王曉黎在門診室裏來回走動,一刻也停不下來。

  9時許,一位武威來的患者沒挂上號,請求王曉黎為她加挂一個號。王曉黎寫了單子,患者高興地去補號了。

  王曉黎到府診時,找她看病的患者總是超過限定人數。但只要是農村來的,王曉黎一般都會給她們加號:“農村的患者來一次不容易,讓她們白跑一趟,實在是不忍心。”

  10時05分,做完檢查的羅琳拿著報告單回到診室。王曉黎看過後,給她開了兩盒口服藥,並叮囑在電腦上開處方的鄭亞梅:“這藥有兩種,一種20元,一種60元,開20元的那種。”

  儘量少開藥、不開貴藥、不在門診給患者輸液是王曉黎的原則。

  11時35分,一位中年婦女將彩超報告單遞給王曉黎。仔細看過後,王曉黎建議患者在門診做一個小手術。這位中年婦女突然哭了起來。(轉3版)

  (接1版)

  原來,這位婦女是替女兒來看病的。6年前,她女兒患了卵巢惡性腫瘤,王曉黎為她做了手術,保留了卵巢。術後這名患者恢復得很好,結了婚還生了孩子。沒想到體檢時又查出了宮頸癌前病變,這可嚇壞了這位母親,她拿著檢查結果又來找王曉黎。

  王曉黎耐心地向她分析了病情,安慰她説:“這是個小手術,沒有太大問題,不要太擔心。”

  這位婦女心裏踏實地離開了。

  13時08分,最後一名患者離開了診室,鄭亞梅統計出上午的就診人數:58人。

  分診臺的蔡護士説:“王主任的接診量總是在50個以上,最多時有80多個。”

  (二)下午

  13時15分,王曉黎快步向手術室小餐廳趕去。

  13時30分,手術室的小餐廳只有1位大夫還在用餐。對醫生來説,經常誤餐,一天只吃一頓飯是常有的事。婦一科每年大大小小的手術有1000多臺,王曉黎每天平均要做5台。“上手術時,吃飯時間要儘量壓縮,在兩台手術的間隙,匆匆吃點飯就趕緊進行下一台手術。”小餐廳的飯菜有點涼了,王曉黎用十幾分鐘結束了午飯,就趕往手術室。

  14時許,王曉黎走進第一台手術室。這臺手術是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切除,屬於微創手術,王曉黎一邊熟練地做手術,一邊對年輕醫生進行講解。

  平日裏,王曉黎經常向科裏的年輕醫生和進修生傳授經驗。“婦一科2012年組建成立,科裏現有4名年輕醫生。我和副主任努力培養著這支年輕的隊伍。”王曉黎説。

  在婦一科,微創手術率達到85%以上。多年來,王曉黎一直努力做到讓患者的創傷最小,在降低手術費用的同時,也縮短病程。

  王曉黎是甘肅省婦科微創手術的奠基人。她主持創建了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腔鏡中心,成功將宮腹腔鏡技術、電子陰道鏡、LEEP刀技術、盆底功能障礙重建技術引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2003年,她率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宮腹腔鏡聯合手術,通過一次手術、一次麻醉同時治療宮腔和腹腔的病變。2006年,她開展的宮腹腔鏡聯合手術、腹腔鏡輔助下乙狀結腸代陰道成形術兩項技術經過專家鑒定。

  2010年11月,省婦幼保健院被衛生部確定為西北首家“衛生部婦科內鏡四級手術培訓基地”,培訓的重任落到了王曉黎的身上。多年來,她帶教培養婦科內鏡醫師120多名,為全省地縣、基層單位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懂內鏡手術專業人員隊伍。

  一個多小時後,第一台手術順利結束。15時15分,王曉黎又前往6號手術室,為一位患者切除卵巢腫瘤,如果是惡性腫瘤,手術可能要持續到晚上。

  腫瘤切除送檢,結果是良性的,醫護人員們都很欣慰。

  因為王曉黎到府診,當天婦一科只安排了四台手術。16時20分,王曉黎又回到了科裏,為新入住的患者及明日做手術的患者進行檢查,確定手術方案。

  40歲的小張患了子宮腫瘤,王曉黎給她制定了兩套手術方案。

  “每次手術之前,我都要與患者和患者家屬溝通,這種溝通大大減少了患者與醫生之間的誤解和矛盾。”王曉黎説。

  在王曉黎看來,醫術很重要,而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同樣重要。也正是因為這樣,婦一科自創建以來,沒有發生一起醫患糾紛。

  18時30分,王曉黎向值班醫生交接完注意事項後下班了。這是王曉黎本月下班最早的一天。

  (三)晚上

  19時30分,吃晚飯的時候,丈夫告訴王曉黎,自己要下鄉,卻沒聽到回應。他一看,王曉黎又在“神遊方外”,便苦笑著對女兒説:“你媽媽又在想她的工作了。”女兒感慨:“媽媽啥時候對待我們也像對待她的患者那樣耐心就好了。”

  王曉黎是在想明天要手術的一個患者的病情,她覺得這名患者腹腔可能有其他病變。利用晚上的時間把所有患者的情況都細細地捋一遍,是她多年養成的習慣。

  同王曉黎一起共事了20多年的婦一科主管護士白種蘭説:“我經常聽她説,前一天晚上又考慮哪個患者用什麼方案手術。我心裏非常感動,王主任太敬業了。”

  多年來,王曉黎習慣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曾經有一次,有一名患者不規則出血,怎麼查都查不出問題。王曉黎憑著自己豐富的經驗,診斷為宮外孕。她通知麻醉師和護士,要連夜手術。大家都勸她:這名患者沒有任何手術徵兆,萬一打開不是宮外孕,就是嚴重的醫療事故。但王曉黎認為,要是等到輸卵管破裂了再手術,患者的損傷太大。她堅持做了手術。患者的家屬説:“王大夫下了手術,對我説‘就是宮外孕’的時候,我才感覺到,她做這臺手術承擔了多大的壓力呀!”

  春節前後,患者數量達到了一年中的最高峰,辛苦一年的王曉黎在這段時間裏幾乎心力交瘁,今年3月,王曉黎休了婦一科成立三年來第一個假期,用僅僅5天的時間進行了調整。

  有付出總有回報。王曉黎先後榮獲“全國醫德標兵”“全省醫德醫風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並被評為全省“我最喜愛的健康衛士”。

  21時20分,科裏打來電話,王曉黎的擔心被證實了:那名患者的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累及了輸尿管。王曉黎決定請生殖泌尿科的醫生會診,共同做這臺手術。

  她給生殖泌尿科科主任打電話,對方上手術了。等科主任下了手術,兩人商量好了第二天的手術事宜,已是晚上22時了。

  王曉黎來到陽臺,黃河兩岸燈火璀璨。王曉黎望著天空閃耀的星星,許下心願:願父母健康平安;願家人健康平安;願她的患者健康平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