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供應鏈行業風起雲湧 深圳普路通衝刺IPO

  • 發佈時間:2015-04-24 08:4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訊 深圳龐大的加工貿易産業基礎和外向型經濟特點,讓深圳物流業孕育出一個新型業態,即供應鏈管理企業。 根據深圳市有關部門統計,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近年來崛起一大批以普路通、怡亞通為代表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目前,全國80%以上的供應鏈管理公司總部聚集在深圳,使得深圳成為全國供應鏈管理行業名副其實的領軍者。就像快遞行業有“三通一達”,深圳供應鏈行業也形成了“三通一達”(普路通、怡亞通、商貿通、一達通)的競爭格局。

  不管是深圳海關本地數據,或是全國外貿排行榜數據都顯示,這些優秀的供應鏈公司已經漸漸取代傳統企業,開始佔據我國各大進出口排行榜重要名次,也説明瞭圍繞大型製造業、國際貿易、醫療産業、網際網路等行業提供專業的大規模定制化的供應鏈服務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分工的潮流。

  此次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快速發展的機遇中借力IPO,欲打造最貼近客戶的供應鏈服務管家,正好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與社會分工的機遇,將大型製造業非核心競爭力外包下來,整合資源成為助力,縮短客戶訂單響應時間,加快資金週轉速度,減小時間和資金成本,從而為客戶創造價值。

  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2月,于2009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變更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十年的發展,其平臺功能和綜合服務能力優勢不斷凸顯,市場空間巨大。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供應鏈管理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從原先的電腦及零組件、智慧手機、Pad等行業,逐步邁向智慧移動互聯全産業鏈領域,為廣大高科技企業提供零配件的集中採購、虛擬生産等一系列專業的供應鏈條整合方案策劃與執行服務。

  根據海關資訊網2015年3月30日發佈的“2014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口企業百強榜”顯示,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全國一般貿易進口百強第14位,排名深圳市第一位,同時也一舉奪得供應鏈管理行業一般貿易進口冠軍。根據深圳市進出口商會2015年2月27日發佈的資料顯示,普路通同時也是深圳市2014年度一般貿易進口納稅額第一名。

  供應鏈管理實質上是一種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它強調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通過協同配合與流程優化,使供應鏈從採購到銷售的全過程,商流、物流、資金流、工作流和資訊流均能高效率運作,最終達到使得最合適的産品以最合理的價格、最及時準確地送到消費者手中,以達到縮短供應鏈響應時間、降低供應鏈總體交易成本,提高用戶滿意度,使整條供應鏈價值最大化的目的。它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在客戶需要時及時供應,滿足市場需求,也正是基於該特徵,供應鏈管理的價值在價格波動頻繁、對響應時間要求極高的行業,如IT、醫療設備等行業體現得最為明顯;供應鏈上有很多環節都有節省成本的空間,如各種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對流程加以優化,可以降低成本;通過供應鏈上的資源共用,可以降低庫存,減少資金佔用,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有專家認為,深圳市物流供應鏈行業的快速崛起,有如下原因:

  一是産業政策大力支援 。2009年3月,國務院發佈《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首先強調物流業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必要保證;其次規劃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初步建立起佈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並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0%以上。

  為扶持現代物流業發展,深圳在全國較早形成了較為健全的物流政策體系。深圳市在政府層面構建了大物流工作協調機制,出臺實施了系列産業扶持政策體系,並設立專項資金,支援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大力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海港、空港及物流園方面累計投入鉅資,以便利通關。

  深圳市人民政府以 1 號文件形式發佈《關於加快我市高端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扶持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具體內容包括“支援現代物流企業拓展網路服務體系,發展骨幹型物流企業,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及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為主體的物流産業群。鼓勵發展綜合物流、專業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等物流業務,完善提升物流園區功能。鼓勵物流服務外包,支援連鎖經營、專業化配送、大型批發採購分銷網路等現代商業組織。加快整合深圳電子口岸大通關服務平臺,建立一體化的貨物出入境處理網路系統。逐步完善物流園區公共資訊平臺建設,提高物流資訊的蒐集、處理和服務能力,構築現代化全程物流網路。以海港和空港為龍頭,大力發展國際採購、國際轉机、國際分撥以及國際配送業務,建設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物流樞紐城市和國際供應鏈管理服務基地。

  二是國際分工細化和競爭加劇。國際範圍內的優勢資源分佈不均衡導致只有通過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細化集中産品供應鏈上的所有優勢資源才能使終端産品在國際範圍內擁有競爭力。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製造資源,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卻擁有技術和品牌優勢,且上述終端産品需要在全球市場銷售。上述不均衡特徵導致原材料及産成品頻繁的在全球範圍內流動成為必然。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超過400多家在中國投資,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地進入國際市場,跨國企業供應鏈的中國化和中國企業供應鏈的國際化都推動了我國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發展。

  三是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網際網路技術和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供應鏈管理企業的高效運作提供了可能。網際網路和資訊技術實現了數據的快速、準確傳遞,一方面提高了供應鏈管理企業在庫存管理、裝卸運輸、採購、訂貨、配送發運、訂單處理等方面的自動化水準,促使訂貨、包裝、倉儲、運輸、流通加工一體化;另一方面使供應鏈出包方能夠有效跟蹤和動態管理整條供應鏈上的貨物,進而有利於其提高其風險控制能力、便於財務核算,使其放心將非核心業務交由專業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處理。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既促使了專業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的産生,又為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證。(華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