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北:支付電子化管理實現業務範圍全覆蓋

  • 發佈時間:2015-04-23 10:04:4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河北省是全國實施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首批試點省份。兩年來,河北省按照“省級重提升,市級抓拓展,縣級促規範”的總體思路,紮實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國庫管理水準明顯提升。

  省市縣三級全面開展

  省級方面,一是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電子化管理實現了業務範圍的全覆蓋,126個預算部門、1600多家預算單位、11家代理銀行、人行國庫以及財政廳12個部門預算主管處全部納入電子化管理。二是工行和建行代理的預算單位正在陸續開通自助櫃面業務服務,實現了授權業務網路支付。三是對專戶資金、財政代發工資、公務卡批量還款等業務的電子化管理功能進行了系統測試,為實現全部業務納入電子化管理奠定了基礎。

  市級方面,廊坊市、邯鄲市本級支付電子化系統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運作,其餘9個設區市本級2015年1月1日正式上線,實現了設區市本級支付電子化管理的全覆蓋。

  縣級方面,廊坊市安次區、邯鄲市涉縣的支付電子化系統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運作,所轄全部16個鄉鎮一併納入了支付電子化管理;另有17個縣(區)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上線運作。

  五大措施推進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財政部領導和國庫司有關人員多次到河北進行業務指導,審查技術方案,親自督導檢查,使工作開展有了“底氣”。省財政廳把實施支付電子化管理列為考核市縣級財政國庫部門工作績效的重要指標,要求務必抓出成效。在人力、財力和設備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援,為相關工作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環境。

  二是,加強部門協作。成立了由省廳、人民銀行、11家代理銀行和相關公司組成的工作小組,財政國庫部門作為組織管理和具體實施者,既要統籌整體規劃,又要牽頭業務規範,更要從“項目經理”的角度,努力協調各方關係,確保工作紮實有序推進。

  三是,優化業務流程。堅持五項原則,即堅持在財政財務管理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適當突破,構建更科學先進的業務管理體系;堅持財政、人行、代理銀行、預算單位多方受益原則;堅持指標流、資金流、業務流協調一致,有利於監控的原則;堅持資金運作鏈條上多崗位制衡原則;堅持資金流向透明的原則。

  四是,健全制度體系。為適應以電子憑證為基礎的信任體系,先後出臺了《河北省國庫集中支付業務電子化管理實施細則》《河北省財政廳國庫支付業務電子印章內部管理規定》《河北省財政廳電子憑證庫內部管理規定》。為保證電子化支付業務的深入開展,陸續出臺了《河北省關於全面推進市縣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工作方案》《河北省省級財政直接支付審核管理規程》《河北省省級財政授權支付管理規程》《河北省財政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管理辦法》等。

  五是,抓好推廣應用。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業務與技術培訓。對預算單位的培訓做到了“三個結合”,即小範圍座談與大面積培訓相結合、政策宣傳與業務技術講解相結合、深入預算單位現場解決問題與遠端指導相結合。

  彰顯四大成效

  提高了財政資金支付清算綜合效能。通過支付電子化管理,取消了紙質憑證流轉,不再需要人工跑單;通過加蓋電子印章,不再進行人工蓋章;通過電子校驗,不再進行電子資訊與紙質單據的人工核單;通過自動對賬,有助於及時發現問題。以河北省省本級為例,實行支付電子化管理兩年來,共支付資金1225.72億元、68.54萬筆;通過自助櫃面業務系統,預算單位足不出戶即可“全天候”辦理授權支付業務。

  提升了財政資金運作監控水準。實行支付電子化管理以後,再造、整合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鏈條,實現了資金支付“環環相扣、互相牽制、有始有終”。目前,已經做到未經授權的工作人員“進不來、看不到、改不了”,經過授權的工作人員“丟不了、拿不錯、賴不掉”,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行為進行嚴格約束,加上“電子憑證庫”、人行與財政兩端備份等新技術,實現了對每一筆資金全生命週期、全方位的監控。

  促進了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從根本上解決銀行網點不足、清算時間過早、人手短缺等制約偏遠地區和鄉鎮一級國庫改革的瓶頸,促進了“縱向到底”目標的實現;有效消除“資訊孤島”,消除財政、人行、代理銀行間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實現了資訊資源共用;通過倒逼機制促使對已有管理制度進行了重新審視,糾正了過去“模棱兩可”“粗線條”的做法,規範了工作人員在資金支付各個環節的行為。樹立了國庫管理新理念。強化了國庫管理依法合規、標準規範的意識,通過集中梳理支付業務流程,認識到國庫業務處理就是指標流、資金流、業務流“三流”的處理,並在此基礎上重新修訂完善了管理制度,設計了全新業務流程,並全面準確“固化”到軟體系統中,為依法依規管理國庫提供了有效途徑,促進了資金支付業務處理的標準化。

  樹立了新安全觀,系統提供的雙份“電子憑證庫”、具有唯一性的各類憑單印章和電子簽名等技術手段,使支付電子化管理安全性更高。奠定了國庫管理工作創新發展的基礎,隨著電子支付數據不斷積累,以前面臨的監控財政資金運作、監督預算項目績效、國庫現金保值增值等“課題”逐步具備了“開題”條件。

  支付電子化管理仍“在路上”

  目前,河北省支付電子化管理取得的成績僅是階段性成果。在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正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還有諸多工作亟待開展。

  首先,要加快支付電子化管理推廣進程。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數據存儲與加強災備管理。抓緊完善軟體系統,在現有工行、建行自助櫃面業務試點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系統性能,逐步擴大應用範圍。認真總結市縣試點經驗,經過2015年的攻堅克難,力爭2016年實現省市縣電子化支付全覆蓋。

  其次,要推進“四型”財政國庫建設。基於支付電子化管理系統資金支付高效、安全的優勢,加強財政“窗口形象”建設,進一步打造服務保障型財政國庫;基於電子化支付數據全面精細、日趨龐大的優勢,努力發現紛繁複雜的財政運作現象背後的本質性、內源性規律,及時出具研究報告,為各類決策活動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打造決策支撐型財政國庫;基於國庫電子收付數據資訊即時準確的優勢,逐步實現國庫現金流量按日預測,探索建立庫底目標餘額制度,統籌債務發行與現金管理,調控國庫資金在一個水準區間內穩定運作,進一步打造運營管理型財政國庫;基於實施支付電子化管理所確立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手段,加強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增強風險防範控制能力,進一步打造風險防控型財政國庫。

  再其次,助力財政資訊一體化系統建設。要按照新預演算法對預算編制和監督管理的要求,按照建設財政大數據庫的要求,系統解決國庫支付電子化系統與預算編制業務系統、財政監督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共用問題。特別是把實施國庫支付電子化管理實踐中積累的業務規範、技術實施、制度建設等方面的經驗,以及資訊安全、標準化、績效管理等理念,完整體現在河北財政資訊一體化系統建設中,助力深化財政改革。

  最後,要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對資金支付電子化管理的審核規則進行再完善、再細化、再量化,強化審核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實時監控公務卡消費、現金提取、賬戶間資金劃轉、“三公”經費支出等預算執行全過程,加強對財政支出行為的微觀分析,為嚴肅財政紀律,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提供業務和技術支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